溶胶凝胶热致变色涂层稳态全半球发射率实验研究(2)
时间:2022-09-04 14:46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3。2 等离子喷涂法 16 3。3 溶胶凝胶法 19 4。1 块体材料的形貌分析和能谱图 21 4。1。1 形貌分析 21 4。1。2 能谱图 22 4。2 涂层的物相分析和辐射特性研究 24 4。2。1 涂层的物相分析 24 4。2。2 涂层的辐射特性研究 25 4。3 稳态卡记法 26 4。3。1 稳态卡计法测量半球热辐射发射率的原理 26 4。3。2 测量所需装置 27 4。3。3 低温固化LSMO涂层辐射性能 29 结 论 32 致 谢 33 参 考 文 献 3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发射,距离现在已经有50多年,自此,航天技术飞速发展起来并且被世界各国逐步重视起来,世界各国也陆续制造与发射了拥有各种不同功能和用途的卫星,取得越来越多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使人类生活产生剧变并且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在1964年的时候国内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到了2005年的时候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再到了2012年的时候“神州九号”和“天宫一号”达成对接,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意味着国内的航天事业实现了巨大突破,并且由此而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早期,由于技术条件有限的原因,研发制造的大多是功能简单并且体积偏小的卫星;上世纪70年代期间,为了实现更多复杂性的要求,航天器需要具备更大的有效载荷和星载设备功率,卫星趋向大型化;但现在,由于大卫星的制作成本较高并且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在美国的“新盛世”计划[1]中,结构繁杂的大型卫星逐渐退出应用,功能的实现通过大量的小型卫星完成,而且这些小型卫星相互协作,显著提升系统运作效率。 小卫星由于器件小但是高度集成,局部容易形成较高的空间温度和热流密度[2]。并且小卫星大多数处于近地轨道,收到地球和太阳的联合辐射,在绕地公转的过程中,卫星的热环境将会频繁的变化,卫星本体会产生热应力和热力形变。这些因素的存在不仅会危害卫星的功效和性能甚至会给卫星的寿命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维持卫星各元件长久有效的运转,严格控制卫星的工作温度范围,热辐射表面调节方法因为其简单可靠并且设计简单的优点而受到广泛青睐。壳体表面、无线和工具设备组成了小卫星,其中壳体表面便是小卫星热控组件。处于太空环境下,太阳能被壳体外表面吸收,进而壳体表面温度增大,此外还向外辐射能量致使温度降低, 而且它们均和红外发射率以及太阳吸收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3]所谓的卫星热控技术指的即是,借助于表面辐射水平的变化使得其热交换属性随之变得有所不同。 传统的热控涂层,具有固定的太阳吸收率和发射率,不但无法针对外源温度状况和热量载荷的变动进行反应[4],而且无法达到很高的精准度。要想确保航天装置对温度管控的实效性往往需要复杂的热控系统。因此,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开始研究具有自主控制调节能力的智能型热辐射表面。相比于光致变法和电致变法等,热致变法因其简单可靠、反馈调节良好等优点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钙钛矿锰氧化物RMnO2是一种进行温度调节的常用材料,而且还有着显著的自身属性,在其不断实现辐射的情况下,使得表面的温度也发生变化,正是因为这个过程的实现,使得其表面温度达到预期。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