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 湖南 南县 29.22°N 112.24°E D-HZ 1990-2009
双季稻 广东 连县 24.47°N 112.23°E D-HZ 1990-2009
双季稻 广西 柳州 24.21°N 109.24°E D-HZ 1990-2009
双季稻 广东 广州 23.10°N 113.20°E D-HN 1990-2009
双季稻 广东 汕头 23.24°N 116.41°E D-HN 1990-2009
双季稻 广东 阳江 21.50°N 111.58°E D-HN 1990-2009
双季稻 广西 南宁 22.38°N 108.13°E D-HN 1990-2009
双季稻 广西 玉林 22.39°N 110.10°E D-HN 1990-2009
1.2资料获取与利用
研究区域325个气象站点1960-2009年的逐日最低气温与光照时数资料来源于中国大陆各气象台站的逐日气象数据集,主要用于分析水稻花后低温寡照的时空分布特征。
325个气象站点中,221个农业气象台站1981-2009年观测的水稻实际物候期(observed phenological dates)来源于中国农作物生长发育数据集,其余没有物候期资料的站点由临近最适宜的农业气象站的物候期来代替。将各个站点29年来观测水稻开花期与成熟期分别进行平均,求得各站点水稻开花期与成熟期的普遍期日期,即固定平均生育期(fixed average phenological dates)。进一步在ArcGIS软件中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进行差值,形成开花期与成熟期空间分布图(图1-2)。如图所示,我国水稻主产区单季稻、双季早稻及双季晚稻开花期由北向南时间差距分别约为80d、20d和30d,成熟期由北到南时间差距分别约为100d、21d和37d,反映了各稻作亚区之间较大的差别。
30个典型站点1990-2009年的水稻产量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气象站观测得到的农作物产量数据集,我们以此来分析水稻花后低温寡照在年际间的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各气象台站的逐日气象数据、水稻开花期与成熟期、典型站点的产量数据等均由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提供 水稻花后低温寡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4):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19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