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我国粉蝶科昆虫泛生物地理学分析(2)

时间:2018-10-26 11:29来源:毕业论文
因此,我们决定采用特有性简约性分析方法对粉蝶科昆虫进行泛生物地理学分析,试图从地理分布方面对其分布式样和进化历史进行研究,为粉蝶科的起源


因此,我们决定采用特有性简约性分析方法对粉蝶科昆虫进行泛生物地理学分析,试图从地理分布方面对其分布式样和进化历史进行研究,为粉蝶科的起源和分布格局的问题的探讨提供进一步的资料,以期得出粉蝶科昆虫的分布规律及地理分布模式。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粉蝶科世界已知约1241种,中国记录约154种,分布于中国各省市,是开展昆虫历史生物学研究的材料。本研究通过查阅《中国蝶类志》、《中国动物志》等文献以及浏览参考中国知网蝶类学者发表的有关论文[3]进行补充,对我国158种粉蝶及其亚种(共399个数据)进行了分布地点的统计整理。根据张荣祖[4-5]的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将中国粉蝶科昆虫的物种分布信息进行划分。最后通过Global mapper以及TNT软件对粉蝶在我国的分布做出更详尽的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粉蝶分布地点的获取
通过查阅《中国蝶类志》、《中国动物志》等文献以及浏览参考中国知网蝶类学者发表的有关论文[3]进行补充,笔者对我国158种粉蝶及其亚种(共399个数据)进行了分布地点的统计,具体到市级(或县级)单位。
2.2.2  昆虫生物地理学区划
本研究根据张荣祖[4-5]的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将中国粉蝶科昆虫的物种分布信息进行划分,该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将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分为7个区,19个亚区,分别是东北区(I)的大兴安岭亚区(附阿尔泰山地)(IA)、长白山地亚区(IB)、松辽平原亚区(IC);华北区(II)的黄淮平原亚区(IIA)、黄土高原亚区(IIB);蒙新区(III)的东部草原亚区(IIIA)、西部荒漠亚区(IIIB)、天山山地亚区(IIIC);青藏区(IV)的羌塘高原亚区(IVA)、青海藏南亚区(IVB);西南区(V)的西南山地亚区(VA)、喜马拉雅亚区(VB);华中区(VI)的东部丘陵平原亚区(VIA)、西部山地高原亚区(VIB);华南区(VII)的闽广沿海亚区(VIIA)、滇南山地亚区(VIIB)、海南亚区(VIIC)、台湾亚区(VIID)和南海诸岛亚区(VIIE),其中I、II、III、IV属古北区,V、VI、VII属东洋区。由于南海诸岛很难获得标本数据,故本研究忽略了该亚区(VIIE)。
2.2.3  分布矩阵的获取
在获取粉蝶分布地点后,通过Google地图获取每个分布地点的经纬度并进行整理汇总。将汇总的经纬度导入Global Mapper软件可获得每种粉蝶在各亚区的分布情况,并整理成excel表格。将张荣祖对我国生物地理区化的概念数字化,取其中18个亚区,并与粉蝶科的分布数据构建分布区-物种矩阵,分布区中有物种分布的标记为“1”,无分布记录的则标记为“0”。所构建的分布区-物种矩阵见附表1。
2.2.4  简约性分析
应用TNT软件对上述分布区-物种矩阵简约性分析,分析时采用传统建树法(Traditional search),换值算法(swapping algorithm)设为无(none),并勾选保留所有树选项(keep all trees found),其余选项设为系统默认。共获得10棵树。计算全部10棵树的50%多数合意树(50% majority rule),结果如图2。将图中分支A,B及C视为轨迹,在中国地理区划图上画出(图4)。从分布区-分类单元矩阵中删除VA、VIB、IIIB、IIIC、VIIA、VIIB和VIIC的数据,再行建树(保持相同参数设置),获得8棵树,计算这8个树50%多数合意树,发现已不存在独立的分支,无法绘制成轨迹。因此,本次分析共得到3条轨迹(图4)
3  结果与分析
3.1  粉蝶科的物种多样性
我国地域十分广阔,粉蝶科昆虫在中国全国性分布,横跨古北和东洋两大动物地理区,其分界线为西部以喜马拉雅山系及秦岭为界,东部以淮河一线为界。(图1) 我国粉蝶科昆虫泛生物地理学分析(2):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2501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