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区域概况
本文实验中植物所在区域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奉贤校区,本校区位于上海市南郊海湾旅游景区内。临江濒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气候温润,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空气降尘量是上海市中心的十分之一,空气质量是上海陆地部分最好的。区内地势平坦,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年降雨量1162.0毫米,无霜期225天,年平均气温15.7℃。良好的土壤和气候使得生长在校园内的植物长势强壮,枝繁叶茂,是很好的实验材料,因此奉贤校区内这些长势优良的植物为本次实验在实验材料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3 样品的采集与方法
实验所取材料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奉贤校区内常见的几种常绿乔木和灌木,分别是香樟、女贞、红叶石楠、桂花。由于这几种植物在校园内随处可见,所以在样品采集这一块难度不是很大。在校园内分别随机选取植物各3株,在树冠中部按不同方向截取3个当年生小枝,因为中部的相对与底部和顶部的材料更具有随机性和说服性。并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消除方向不同所引起的差异为实验提供更好的实验数据。并且每棵植株选择两个阳面生长样品和一个阴面生长样品,得出同一颗植物阴阳两面实验数据的差距。用量角器测出当年生小枝与老枝之间的夹角,并把实验材料用密封袋封好带回实验室进行所需实验数据的测量。把小枝作为本次实验的测量单位,记录下小枝上的叶片数量,并且用直尺测量出小枝的长度,单位为(mm)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的直径为d(单位:mm),根据公式推算出小枝茎的横截面积(公式:面积=π(d/2)²,单位:mm²)并且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然后再用电子天平分别测出叶片和小枝的湿重(单位:mg),并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因为所选植物的叶片都近似呈现为椭圆形,所以实验可以采用直尺测出每片叶子的长度和宽度(单位:mm),再利用椭圆的面积公式(长乘以宽再乘以三分之二,单位:mm²)就可以近似得出小枝上每片叶片的面积了,再把每片叶子的面积相加就得出小枝条上叶片的总面积了,用总的叶面积来除以叶片数量就可以得出小枝的单叶面积。测量好所需要的数据之后将叶片和小枝分别包好放在85摄氏度的恒温烘箱内烘烤8小时后待冷却后取出来测量叶片和小枝的干重记录数据并进行结果的分析、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
1.1.1 数据分析
所收集到的小枝属性包括小枝茎的长度、茎的横截面积、小枝湿重、小枝干重、当年生小枝与老枝条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叶片的湿重和干重、单叶面积、叶总面积和叶片数量。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研究小枝夹角、小枝横截面积、小枝长短、小枝干重和湿重分别与叶片数、叶湿重、叶片总面积、单叶面积、叶片数量的关系从而来得出当年生小枝与叶片生物量的关系。不同小枝属性之间的关系用方程Y=aX+b(Y和X代表小枝-叶片的生物量,a为斜率,b为截距,但是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斜率a )来描述,当a=1时即为等速生长;当a≠1时为异速生长。取实验所得的9个小枝的平均值,即为表征物种小枝特征的数据。用excel线性回归来计算。
数据分析主要采用excel中线性回归的方法,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是利用称为线性回归方程的最小平方函数对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建模的一种回归分析。这种函数是一个或多个称为回归系数的模型参数的线性组合。只有一个自变量的情况称为简单回归,大于一个自变量情况的叫做多元回归。(这反过来又应当由多个相关的因变量预测的多元线性回归区别,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标量变量。)用公式Y=aX+b来进行分析,Y和X表示实验的几组数据,将实验数据代入方程算出斜率a和截距b的值,本文主要考虑的数值是斜率a。 4种常绿植物小枝与叶片生物量的关系研究(3):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6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