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百年来中国的气温上升了0。16~ 0。17℃, 20世纪初期到60年代是初步增温期,60—80年代中期是气候振荡期,80年代后进入了全球增温阶段,90年代温度上升异常剧烈。各区域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响应,并非全球一致,地球系统以及其各部分的面貌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表现是多姿多彩的,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也是多种多样的。全球变化总是由一系列过程和现象各异的区域变化构成,因为区域变化不是孤立的,所以全球变化并不是区域变化的简单集合,而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域响应。
2 资料获取与方法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南北气候的交界区,发源地是河南省海拔高度140 m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流经河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苏5个省,于三江营汇入长江。流 域 地 理 坐 标 为 111°56′,122°42′E,30°57′,37°50′N,属于气候过渡地带,北部地区为暖温带南部地区为北亚热带,流域面积约为33万km2,包括5个水资源二级分区。两大主要水系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河水系,地形地貌主要以山丘和平原为主,其中平原面积约站60%[2]。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30mm,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其中最大年水量约为最小年降水量的两倍,汛期(6月-9月)降水约占全年降水的60%~80%,南部地区降水量多于北部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状况和下垫面条件,导致淮河流域旱涝灾害频繁,南涝北旱、旱涝交替、连旱连涝现象也时有发生。淮河以北属暖温带,以南属北亚热带,为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
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883mm,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幅为 600 ~ 1400mm,降雨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选取了淮河流域共42个气象观测站点1960— 2015年逐年月平均降水资料。对数据分析的过程中,进行了必要的标准化处理,年际要素分析过程中,对数据进行了空间化显示,主要的方法是地学统计中的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它是建立在变异函数理论及结构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区域化变量的原始数据和变异函数的结构特点,对于未未赋值点的区域化变量进行线性无偏以及最优估计,非常适合于本研究中的降水等空间变量。论文网
空间内插方法,气象要素空间栅格化的核心是空间内插技术,空间插值的实质是通过已知样点的数据来估算未知点的数据。长期以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对空间离散数据的空间插值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处理,并且提出了多种空间插值的方法,包括多项式插值法(Interpolating Pol-ynomials Methods)、趋势面法(Trend SurfaceMethods)、反距离权重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样条函数法(Spline Methods)、克里金法(Kriging Methods)等[3]。这些空间插值方法各有利弊,应针对不同的插值对象,选择出最优的空间插值方法。目前,针对中国区域降水的研究表明,反距离权重法相较而言插值效果较好,能够较好的反映流域尺度的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并且反距离权重法已经较为成熟,插值容易实现,较为简单易行。因此,综合考虑我们最终采用了反距离权重法将1960~ 2015年淮河流域的各站点降水量数据插值成连续的面状数据。
图1 淮河流域各站点示意图
3。淮河流域降水的多年变化
3。1淮河流域降水的总体分析
依照降水量的空间化从图2中可以看出,淮河流域各地域在同一时间段降水量的变化基本变化不大,基本上表现出南部的站点城市远远高于北部的站点城市并且海拔高的降水远多于海拔低、沿海多于内陆的特征。淮河流域降水相对较高的地域也统统集中在淮河中上游和淮河主流的沿河岸地区(图2),其中又以流域南部的山区降水最多。相对来说年降水量,全部淮河流域段的年降水基本上是高出600 mm的。通过平均降水量可以划分湿润地域和半湿润地域(比如超了800 mm就是湿润地域,在400到 800mm平均降水量就是半湿润地域),由此可以发现流域内部河南省的中部和山东省南部年降水量是不足800 mm的,可以划分到半湿润地域,然而其余剩下的大部分地域降水量都了超过800 mm,可以算是湿润水平,这种降水的地域差异可以展示出淮河流域过渡性的地域特征。 淮河流域降水的时空轨迹变化分析(2):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20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