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数学论文 >

基于ArcGIS的淮安市中小学布局研究(2)

时间:2020-07-07 19:25来源:毕业论文
21 5.2 淮安市中学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22 结 论 24 参考 文献 25 致 谢 26 1 引言 全国推行的义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事业现实存在的问题。因

21

5.2  淮安市中学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22

结  论 24

参考文献 25

致  谢 26

1  引言

全国推行的义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事业现实存在的问题。因此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1]是优化学校布局调整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今社会主要倡导和谐社会,而教育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重视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化基础教育机构,这就需要对中小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调整。根据资料表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离不开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根据国家最新提出的相关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应该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调整学校的布局。由于一些相关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有的布局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学生需求。老龄化人口加重,小学入学人数逐渐减少,历史问题越来越显著,学校布局的弊端迫切需要调整。因此更需要严格执行学生入学按就近入学原则来调整学校分布。

淮安市是一个人口大市,中小学生人口占总人口的很大比例,作为国家政策19个需要“就近入学”城市之一,就必须要优化中小学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协调发展。

本文针对淮安中小学的空间分布情况,运用GIS数据管理和空间可达性原则。主要利用居民点位置、人口分布、交通路线等基础数据,在GIS中运用设计空间数据系统展现学校的地理分布。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出各种指标。运用GIS方法具体明确的分析淮安市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设施分布情况,得到其学校的服务范围。主要研究如下:(1)首先分析淮安市各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情况,再了解学生获得教育资源的方便程度。(2)运用GIS空间数据库系统,实现地理数据的可视化,直观的观察淮安市中小学的布局特征。(3)根据各地区人口的分布和各学校教育资源的差异,再运用空间分析功能,来给学校分布调整提供建议,达到学生入学的距离可达性最大化和教育资源不浪费的目的。(4)最后结合学生入学的时间可达性[2],提供良好的建议,来增加学生入学的时间可达性,方便入学。

2  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数据

在网上搜集淮安市的行政规划图,通过数字化得到淮安市的数字地图。从淮安市统计年鉴中获取2000年淮安市各个区街道办事处的人口和各中小学的规模(学生人数、教师数、学校面积),建立数据库。

数字化过程就是将淮安市的行政区划图导入ArcMap里进行配准,把淮安市的道路数字化的过程,也是对淮安市中小学分布位置的数字化。数字化完毕之后,获取淮安市地理数据。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对于目前进行的研究相当重要。主要研究区调查,然后进行数据收集,根据所收集的数据构建淮安市人口、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交通、学校等空间数据库。最后利用GIS空间分布的功能,得出淮安市各地区到达最近学校的时间可达性图,由此分析淮安教育资源分布特点,为以后学校的更加合理的布局提供基础。由于不同地区的交通和经济有差别,所以我们在得到学校的服务范围时,会存在差别,各学校有各自的最佳徒步距离限制,如下表1。对照其它地区的最佳徒步距离,可以假设淮安市学校最佳徒步距离。

              表1 各国和地区学生最佳徒步距离规定(林千琪[3],2003) 基于ArcGIS的淮安市中小学布局研究(2):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5591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