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本章小结 22
5 功能测试 23
5.1 测试方案 23
5.2 测试过程 24
结论 27
致谢 28
参考文献 29
1 绪论
1.1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MP3是一种高质量音乐压缩标准。MP3技术使音乐数据压缩比率大,回放质量比以前的同类产品高。比如说,CD格式的音乐数据,音效相差不大,但大小至少可压缩12倍。由于MP3音乐的较小数据量和几乎称得上是很高的播放效果使其在网络上传输得以实现。鉴于MP3压缩算法的有效性,MP3压缩格式已被广泛采纳,MP3解码器的设计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其核心是完成MP3解码算法的RISC处理器或DSP[1]。
MP3是一个数据压缩格式。它抛弃了脉冲编码调制(PCM)音频数据中对人类听觉不重要的数据,从而达到了小得多的文件大小。MP3音频可以按照不同的位速进行压缩,提供了在数据大小和声音质量之间进行权衡的一个范围。MP3格式使用了混合的转换机制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具有32波段多相积分滤波器(PQF)和36或者12 tap改良离散余弦滤波器(MDCT);每个子波
段大小可以在0-1和2-31之间独立选择。
在当前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后PC(Post-PC)时代,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军事技术、各类产业和商业文化艺术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中。随着国内外各种嵌入式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嵌入式技术越来越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嵌入式系统在于结合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的系统电路与其专用的软件,来达到系统运作效率成本的最优化。而在后PC时代,家电、玩具、汽车、新一代手机、数码相机、先进的医疗仪器乃至于即将到来的智能型房屋、智能型办公室、与其他跟电相关的器材设备更是缺少不了嵌入式系统这个核心技术[2]。
1.2课题的研究现状
MP3的全称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Audio Layer III,它所使用的技术是在VCD(MPEG-1)的音频压缩技术上发展出的第三代,而不是MPEG-3。MP3的国际技术标准,开始于1980年代中期。在Dieter Seitzer—个德国大学教授的帮助下,1989年,Fraunhofer在德国被获准取得了MP3的专利权,几年后这项技术被提交到国际标准组织(ISO),整合进入了MPEG-1标准。MP3是MPEG音频编码家庭中最有力的成员。对于既定的声音质量,它能提供最低的比特率,或者说,在既定的比特率,它能获得最好声音质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价比最高状态[3]。
MP3技术基本模型的两大主要元素为编码器与解码器。编码器将获取的数字音频信号压缩为MP3文件。而后,通过信道将其发送至解码器,比如通过Internet进行传播。解码器将获取的MP3文件进行解压缩处理,将其转换成为可以通过声卡或其他音频设备播放的数字音频信号。论文网
在MP3播放器出现的初期,由于各种技术都不是十分成熟,导致价格偏高。20世纪90年代,考虑能够允许更多用户在不同的电脑主机上连接MP3播放,当时的MP3播放器选择了“并口”作为数据传输用户的接口。另外,信噪比低,并口数据传输速度太慢也是其不可忽略的弊端。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的普及,音频、视频信号的压缩、解压缩已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问题。在现有的音频压缩算法中.MP3(MPEG audio Layer Ill)是比较先进的一种.它可用来压缩各种声音信息。在16bit采样精度下,未经压缩的音乐CD数据率可达1.536Mbiffs:而采用MP3压缩算法后.比特率可降至128kbiffs以下,即压缩率达10倍以上,而音质几乎没有损失。 基于SEP3203的触屏MP3播放实现(2):http://www.youerw.com/tongxin/lunwen_7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