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是函数f(x,y)的最大灰度值,以常用的8bit的灰度图象为例,其的最大值为255。作为可量化的视频质量评估方法,通过参数亮度峰值信噪比(PSNR)通常都被用来表征编码模块性能的优劣[3]。当PSNR值越高,说明编码模块的编码性能越好。
2。3 H。264视频编码标准概述
2。3。1 H。264标准的视频编码过程
与之前各种类型的视频压缩标准相类似,H。264编码标准继续延续混合编码理念。这种编码技术将预测编码和变换编码进行结合。编码的主要过程为:将视频中的每帧图像被分成固定大小的块,通过视频流中第k+1帧的一个块来估计第k帧已移位的相同尺寸的块,这样产生的图像叫做预测图像。编码模块将所有的块的运动向量传送至解码模块,解码模块能够计算出相同的预测图像。编码模块从原始图像中减去此预测图像,这样就获得了预测误差图像。预测误差会和设定某个阈值进行比较,如果预测误差超过了某个阈值,就用变换编码将预测误差变换后传送给解码模块。再由解码模块将预测误差和预测图像进行相加,从而合成解码图像。
2。3。2 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主要特点
(1)H。264为了解决在不同应用中网络传输的差异,定义了两层,包括网络提取层(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NAL)和视频编码层(Video Coding Layer ,VCL)。每一个NAL单元对应视频编码数据的头信息和原始字节序列,以网络自身的特性所要求适合方法对编码数据进行打包和传输,用以构建参考图像。VCL负责高效的视频内容表示。H。264将VCL和NAL相分离,能更友好地适应于网络环境下的视频应用。
(2)多种模式的帧内预测编码,提高了预测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帧内编码效率。在同一帧内,相邻的宏块之间在图像的性质方面存在的关联性。帧内预测,即在确定的帧中划分宏块后,最大化地结合相邻宏块之间图像信息的相似属性进行编码。根据这一技术,编码过程中,在对一给定的宏块进行编码时,首先根据周围的宏块,一般是和左上角宏块、左边宏块和上面宏块进行宏块预测,而此宏块已经被编码处理。然后对预测值与现实值的相差的数值进行编码。H。264提供9种模式,是对4×4大小的亮度宏块进行预测。H。264帧内预测的方法分别是1种直流预测和8种方向预测。
(3)帧间编码技术。帧间预测编码,是指利用视频流中连续帧的时间冗余来进行运动估计和补偿。H。264/AVC的运动补偿支持以往的视频编码标准中的大部分关键特性,除了支持P帧、B帧外,H。264/AVC支持新的流间传送帧——SP帧。SP帧能够参考不同参考帧构出相同的图像帧,在帧间提供无缝切换点,从而实现码流间的无缝连接。文献综述
(4)多参考帧运动补偿。H。264每帧分割宏块由以前标准大小的1616和88模式,扩展为7种不同大小块模式。多参考帧的运动补偿,使得编码过程中运动矢量精度提高,色度块提高到1/8像素。允许多参考帧,平均可使用5个不同的参考帧,并且允许B帧作为其它帧的参考帧。这样提供了更好的纠错性能,可以有效提升视频图像的清晰度。
(5)将自适应的循环去块滤波器用于编码器,不仅有效提高了去块滤波效果,而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帧间预测效果。
2。4 H。265/HEVC视频编码标准概述
2。4。1 H。265/HEVC视频编码过程
从根本上,H。265/HEVC视频编码标准在编码框架方面没有彻底的改变,其仍延续了混合编码框架,包括变换、量化、熵编码、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和环路滤波模块等。与过去的视频编码标准比较,H。265视频压缩标准编码的性能显著提高,是因为其在每一个模块中使用了新的编码技术。例如基于四叉树的块分割结构、不同角度的帧间预测模式,自适应的运动矢量AMVP、合并技术Merge、可变尺寸的离散余弦变换等。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H.265标准下视频降码率转码技术的研究(4):http://www.youerw.com/tongxin/lunwen_90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