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o是显著细化奥氏体晶粒的合金元素,在1000℃以下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趋势很小,一旦超过这个温度,碳化物几乎都溶到奥氏体中后,阻碍晶粒长大的作用消失了。所以15CrMo是本质细晶钢,在1100℃时不会有明显长大[2]。
    1.3.2 铬元素的作用
    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可提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使钢变脆。铬是扩大奥氏体相区元素,但其含量较低时,作用不明显。含铬钢的零件经研磨容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加工质量。15CrMo钢中铬主要作用为形成Cr7C3,其熔点为1780℃[3]。阻碍奥氏体长大。
    铬在渗碳钢中还可以形成含铬的碳化物,从而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
    1.4 渗碳后的热处理工艺
    1.4.1 一次加热淬火
    一次加热淬火是渗碳后缓冷,再次加热淬火。再次加热淬火的温度应根据工作要求而定,一般可选在稍高于心部成分的Ac3点,也可选在Ac1和Ac3之间。对心部强度要求较高的合金渗碳钢零件,淬火加热温度应选为稍高于Ac3点的温度。这样可使心部晶粒细化,没有游离的铁素体,可获得所用钢种的最高强度和硬度,同时,强度和塑性韧性的配合也较好。这时对表面渗碳层来说,先共析碳化物溶入奥氏体,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硬度稍低。
    对心部强度要求不高,而表面又要求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时,可选用稍高于Ac1的淬火加热温度。如此处理,渗层先共析碳化物未溶解,奥氏体晶粒细化,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而心部尚存在有大量先共析铁素体,强度和硬度较低。
    为了兼顾表面渗碳层和心部强度,可选用稍低于Ac3点的淬火加热温度。在此温度淬火,即使是碳钢,在表层由于先共析碳化物尚未溶解,奥氏体晶粒不会发生明显粗化,硬度也较高。心部未溶解铁素体数量较少,奥氏体晶粒细小,强度也较高。
    一次加热淬火的方法适用于固体渗碳。当然,液体、气体渗碳的工作,特别是本质粗晶粒钢,或渗碳后不能直接淬火的零件也可采用一次加热淬火,虽然较直接淬火,成本有所提高,但在渗碳钢中适用性广,且淬火后钢的性能较直接淬火也有显著提高,且生产成本和周期远低于二次淬火。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渗碳后淬火方式[3]。
    1.4.2 直接淬火
    直接淬火是在工件渗碳后,预冷到一定温度,然后立即进行淬火冷却。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气体渗碳,真空渗碳或液体渗碳。固体渗碳时,由于工件装于箱内,出炉,开箱都比较困难,较难采用该种方法。
    淬火前的预冷可以是随炉降温或出炉冷却。预冷的目的是使工件与淬火介质的温度差减少,减少应力与变形。预冷的温度一般取稍微高于心部成分的Ar3点,避免淬火后心部出现自由铁素体,获得较高的心部强度。但此时表面温度高于相当于渗碳层化学成分的Ar3点,奥氏体中含碳量高,淬火后表层残余奥氏体量高,硬度较低。
    直接淬火的优点为:减少加热,冷却次数,简化操作,减少变形及氧化脱碳。缺点为:由于渗碳时在较高的渗碳温度停留较长的时间,容易发生奥氏体晶粒长大。直接淬火虽经预冷也不能改变奥氏体晶粒度,因而可能在淬火后机械性能降低。只有本质细晶钢,在渗碳时不发生奥氏体晶粒的显著长大,才能采用直接淬火[3]。
    1.4.3 两次淬火
    在渗碳缓冷后进行两次加热淬火。第一次淬火加热温度在Ac3以上,目的是细化心部组织,并消除表面网状碳化物。第二次淬火加热温度选择在高于渗碳层成分的Ac1点温度(780℃ ~ 820℃)。二次加尔淬火的目的是喜欢渗碳层中马氏体晶粒,获得隐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及均匀分布的细粒状碳化物的渗层组织。
  1. 上一篇:PVP对三元材料的影响
  2. 下一篇:GO/MnO2纳米片复合薄膜的自组装与电化学性质研究
  1. 石墨烯碳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传热特性研究

  2. 永钢三炼钢转炉高碳低磷的控制技术

  3. 功能化碳纳米管对环氧树...

  4. 碳量子点/BiOCl复合光催化...

  5. 碳含量对超声波技术评价...

  6. M7C3型碳化物含V堆焊合金微...

  7. 碳包硫化亚铁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在锂电上应用

  8.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9.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0.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1.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2.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3.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4.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5.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6.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7.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