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务信息失真
所谓财务信息失真,是指财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投资者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财务信息差错和虚假是财务信息失真的两种主要表现,但却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所谓财务信息差错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财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论文网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财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做假帐者的通常表现是:如果去银行贷款则把利润做大;如果去税务局交税则把收益做小;如果要在领导面前邀功则把业绩夸大。
一。财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为了获取贷款
由于银行对贷款实行严格的控制,利用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信用评估,不符合评估信用等级的不予贷款。企业为了取得贷款,在会计报表上虚列资产。负债。利润等指标,以评得较高的信用等级。
2。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对经营者没有有效的监督制约,致使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有企业中,国家作为投资者,并没有明确具体的代表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都对国有资产负责,但又都不能真正代行所有者的权利,造成国有资产虚置,所有者缺位;正因为如此,当国有资产受到侵害时,也就没有人作为所有者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这也是造成产权界定。产权交易。股份制改造和运行过程中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不能保值。增值的根本原因。同时对国企和经营者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当所有者。经营者的利益出现矛盾时,经营者会凭借其拥有信息的绝对优势,产生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现象,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
3。政企职能不分,政府职能未从根本上转变
企业主管部门和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习惯于对国企进行行政干预,表现为夸大成绩或出于某种特殊目的而不考虑单位实际及所面临的市场状况,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给企业硬性下达各项经济指标,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和诱发了企业弄虚作假,人力调节国有资产与财务信息,使企业会计报表反映虚盈虚亏,以便满足有关部门考核。无论是政府干部,还是企业经营者,都存在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问题。
二。防止财务信息失真的途径分析
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明晰产权,加大产权改革的力度,真正发挥产权制度对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控制和界定功能。产权明晰界定为企业目标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第一,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最大化;第二,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在经济上是契约关系。只有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才能形成整个社会健全有序的财产规则。利益规则,以及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建立有效的委托与代理关系。约束和激励机制。这样,会计造假账致使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就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防止财务信息失真
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企业早日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从现实来看,企业经营效益普遍较差,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报告严重失真,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部控制的缺位和缺陷是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改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首先,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一项国际惯例。其次,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保证财务报告真实性与企业遵循法律法规的重要条件。最后,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有利于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对内部控制实施强制性审计。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立后,企业能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切实予以实施,需要外部力量予以保证。
3。改革和完善财务报告的披露模式,防止财务信息失真
针对现行财务报告披露模式的局限性及IT环境下信息披露模式的特点,笔者提出以下两种新的披露模式。新的财务报告披露模式,对防止财务信息失真有一定的作用。实时报告模式。它指企业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企业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事项实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供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及其他重要事项,实时财务报告有很多的先进性:一是有助于全面提高财务报告的相关性;二是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差别报告模式。差别报告模式,也叫按需报告模式,是一种充分个性化的报告模式。它充分考虑了信息用户的需求差异,按不同用户个体的不同需求提供信息,要求公司的网络报告系统具有充分的灵活性,方便报告单位和用户之间相互沟通。其缺陷是难于监管和审计,通过差别报告,企业既可满足特定使用者及其集团的特殊信息需要,又可避免因广泛对外披露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4。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
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从体制上杜绝由行政干预导致的失真可能性。取消对经营者的行政委任,对其经营业绩的考核应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注重考核资产与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对国有企业经营实行离任审计,按审计结论,或解除经营者的经营责任,或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浅谈财务信息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