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研类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科研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国民的科普意识也越来越强。科研类事业单位作为财政拨款单位,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纳税人的论文网钱如何合理利用,高效利用,是国家也是公众对科研单位的要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批复(国函[1996]81号)的规定,财政部对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自2012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财务监督占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指出: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营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同时,事业单位要接受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的监督。国家强调内控制度的完善,要求进行多重监督。但是对科研单位自身执行流程来说,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实际方案来解决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
2。科研类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领导缺乏内控观念
首先,领导阶层对财务内控的观念意识不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事业单位法人要对本单位会计事项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在实际工作当中,科研单位的负责人往往是科研工作者出身,业务水平精湛,但对财务管理及内控制度不了解,对财务内控制度也不重视,认为内控只是针对财务人员,财务管理工作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财务的事情是次要的,一切都要为科研工作做支持。许多科研单位的领导阶层认为干预财会工作,造成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如审批程序,领导签字权限等很难执行彻底,深入展开。领导的不重视,导致财务内控流于形式,也放松了职工对经济事项的监督和管理,各项签字也只是形式化办公,反而觉得繁冗枯燥,财务内控工作无形中增加工作量,耽误科研工作。
其次,重大经济事项的往来与决策,往往是某一位领导或领导团体进行讨论。决策,认为财务人员不懂科研项目,不懂课题研究,没有必要参与进来。这就导致对财务意见的采纳不足,使得对财务内控制度的落实不到位,甚至不作为。最后决策失误,造成经济事项的损失,甚至造成预算执行的问题凸显。
2。2工作人员主观问题
首先是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的问题。财务人员工作繁重,往往关注本职工作已经自顾不暇,容易忽略财务内控工作。一些财务人员不能很好履行监督职能,对报销票据的审核,仅限于盯着领导的签字,有签字就放行。科研单位在财务人员配备上不足,科研人员是首要的第一梯队,保证各种职工待遇以及人员配备,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部门的职能部门,只是为了服务科研部门而存在的,所以各种配备不足,导致财务分工不分明,又或者人员配备极少,使得根本做不到分工明确,一人身兼数职。甚至部分不相容职务也没有做到相互分离。相互牵制,这些现象都给内控制度带来漏洞。
其次部分?瓤馗谖蝗嗽钡牟莆褚滴袼?平和道德素质不高,溜须拍马迎合领导,又或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怕得罪人,从而对内控制度落实不彻底或根本不落实,更有甚者编造虚假的会计数据,放行不合规的报销单据,把人际关系带到严肃的财务工作当中。但是,只要有一次不按制度办事的情况发生,以后当其他员工出现类似问题,就很难再按制度执行了。
再次科研工作人员的财务认识问题。就现今而言,科研体制内的研究人员基本上都是高精尖人才,但这样的人才,往往在自己的科研领域里是拔尖的,整个精力都用于研究,所以对其他工作领域关注较少,并不理解财务管理过程当中需要诸多的内控手续,觉得只是作茧自缚,妨碍了他们的科研成果的取得,打扰了正常的科研进度,他们会想方设法钻财务内控的空子,为自己的研究项目铺平道路,在发现自己违背了管理规定之后,也不会检讨自己的错误,而是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护,以致和财务人员发生不愉快。这些现象都是由于科研工作者对财务工作的不理解以及自身知识储备的局限性造成的,他们把精力大部分放于研究工作当中,忽视了自身素质的培养和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学习。
2。3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科研事业单位遵循国家的要求,建立了本单位的内控系统。但是由于经费。人员等因素的限制,制度的制定并不严谨。科学,并没有形成制衡机制。有的小型科研单位财务职能。内审职能。采购职能都归于财务人员一身,或者其他职能科室不作为,财务身兼多项职能。这样的流程制度,使得许多经济事项都是在没有内控制度的约束下进行。
2。4科研类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执行力度不够
事业单位多是国家财政拨款,由于经济来源不用自筹,相关领导对资金的来源去向的敏感度并不够。同时,科研类事业单位的领导阶层基本都为研究人员出身,对管理方面,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不求甚解。这两方面促使领导觉得内审或监审部门的设立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许多事业单位的内审部门就是多出来的一个办公室“。事业单位多采用法人负责制度,所有财务事项只要主管领导批准,可跳过内审部门进行工作。因此,内审部门的设立也显得鸡肋“,也缺乏独立性,无法对相关领导进行约束。审计,财务内控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3。科研类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3。1增强全体职工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根据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鉴于科研类事业单位的领导对财务工作知之甚少,应组织各级财政管理或会计主管部门组织单位负责人及领导进行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以增强领导的财务内控意识,加强主观能动性,确立第一责任主体“意识。要促使事业单位领导在了解内控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深入认识,并学以致用,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并以身作则,为基层员工做好榜样。单位财务部门也要定期组织培训,普及国家新的会计政策,宣传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提高科研人员的自身素质为基础,增强内控意识,端正工作态度,甚至可以设立奖惩机制,以激励科研人员遵守会计政策,配合会计人员工作。财务部门对新入职员工也要进行培训,提升新员工的责任意识,做到自觉执行制度。
财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也与财务内控执行力度息息相关。财务工作者应多参加上级部门或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不仅能学习最新的会计政策,也能掌握严谨的财务内控制度,进行经验交流。在本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上,做出合理的规划建议。
3。2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建立辅助奖惩机制
财务内控制度是科研单位顺利进行预算执行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当中,为合理分配财政资金,执行财政预算,各单位应该制定一系列财务制度。
首先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管理,细致到差旅费。邮电费。办公费等,应有资金来源去向的明细单据,不能以一概全地接受笼统名称的发票,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
其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清点固定资产,做到账实相符,严禁账外管理。对资产的处置,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对国有资产的采购要深入执行政府采购的政策,必须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原则,拒绝无预算。超预算的采购,杜绝暗箱操作“。
再次,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与有效性。领导需要的是客观。清晰。准确的数字来进行工作方针部署。领导信任财务,才会支持财务的工作,重视财务工作,财务人员才能更加顺利的展开工作更重要的是,科研类事业单位要完善财务内控的考核工作。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健全制度的评价体系。遵循评价体系,严格贯彻执行制度,从而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严格按照内控制度执行的职工进行奖励,而那些不理解。不支持财务内控制度的员工进行一定的惩罚。奖惩制度一经实施,就应该一视同仁,减轻人情世故“给财务工作带来的冲击。
3。3健全科研类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内部监督制度
事业单位要发挥纪检部门和内审部门的实际作用,监督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内审部门要时刻排查内部控制的风险点,检查内控岗位设置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并提出改善财务内控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财务人员自身,也要注意财务岗位不相容的问题,坚决杜绝监守自盗。严格执行日清月结“,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财务工作要按预算执行,同时严禁无预算。超预算采购行为。定期公开财务制度。收支计划及经费收支情况。
综上所述,科研类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存在很多客观与主观问题。作为财务工作人员,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以便单位作为一个整体能更好地完成财务内控流程。同时,科研单位要加强财务内控规章制度的完善,不能消极应付制度,要积极健全制度。
论科研类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