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朱洪滨烈士陵园
朱洪滨烈士陵园位于涟水县岔庙镇洪滨村邱庄西首,朱洪滨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占地3亩。2005年对其整体修缮,拆除碑亭、附属水泥地坪等不符合传统陵园布局的建筑,整修整体直径为4米、高2。6米的墓冢,在墓冢四周砌高1米、厚0。24米的护墙;砌筑祭台、平台、墓冢四周小道、甬路、陵区围墙大门,新砌长156米、高3米、厚0。37米的青灰勾缝青砖起脊围墙。朱洪滨烈士生前历任淮河大队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等职,期间常到亲友家借款筹粮,帮助部队解决生活困难。1941年3月在淮阴县祁老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2岁。2004年6月涟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2。朱前烈士亭
朱前烈士亭位于朱前村。朱前1916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朱启勋的帮助下,投身队伍并于1940年入党,历任村农救会会长、村支部副、区队副队长、乡指导员等职。1944年6月因叛徒出卖,壮烈牺牲。烈士亭为八角攒尖琉璃瓦顶,檐角上翘,亭前有松柏一株。
13。小李集烈士公墓
小李集烈士公墓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小李集乡政府东1。5公里处。建于1979年5月,无院墙,占地2亩。公墓内松柏成林,公墓内立有石质“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一方,为1979年李集乡人民政府和委员会所立。公墓内葬烈士67名,大部分墓前有碑石,刻有烈士姓名。
14。于杰烈士墓
于杰于抗日战争时期加入涟东部队文工团任团长,带领文工团自编自演抗日救国剧,四处宣传抗日思想,1940年在响水黄圩宣传演出时,与敌遭遇,挺身而出保护其他同志,不幸被敌人砍头示众,壮烈牺牲。墓冢为泥土结构,底径6、高约1。5米,半球形,墓前有碑上刻楷体:“于杰烈士之墓。”墓四周绿树成荫,青草丛生。
15。周文彩烈士墓
周文彩,黄营周王村人,1921年生,1938年入党,同年参加,任板湖区委会副,40年在阜宁战役中英勇牺牲。墓冢为混凝土结构,底径2米、高1。2米,半球形,墓前有碑上刻:“烈士周文彩永垂不朽”。
16。王力先烈士碑亭
王力先,原名王达礼,黄营乡六堡村人,生于1917年3月8日。1940年8月参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党。翌年秋,由部队转来淮安,历任县委文书、秘书、机关党支部及苏嘴、马甸、石塘区委、涧南地区工委委员等职。墓冢为混凝土结构,底径2、高1。5米,半球形,墓前有碑上刻楷体:“王达礼烈士之墓。”碑前有纪念亭,六角双层攒尖顶,檐角上翘。
17。六堡战斗遗址
遗址位于黄营镇六堡村废黄河边。1943年初冬,新四军三师首长黄克诚、洪学智、唐棣华等同志曾住在这里近两个星期时间,并组织指挥了六堡战斗,取得了歼敌近五百多人的辉煌战绩。1943年11月25日,驻涟城的日军得悉我三师师部驻在六堡,就出动三个团兵力,分三路突袭六堡。当时驻六堡的新四军只有一个团,加上一个警卫连,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黄克诚同志指挥部队依据废黄河堆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阻击敌人。在正面。敌人的三次冲锋都被打退,阵地前沿留下一具具侵略者的尸体。后来,敌人从北边大飞上了废黄河堆直扑六堡,情况十分危急,黄克诚同志指挥部队阻击北面的敌人,掩护群众向废黄河东岸撤退。
18。王道明烈士故居
王道明烈士故居位于涟水县成集乡。王道明初中毕业后回乡自办叶官庄初小,1929年入党并担任涟西区委委员,1931年“八一”暴动失败后,他以乡长身份保护了许多同志。1940年初,历经多重困难将杨纯同志接到淮海区,1940年2月,在洪码战斗中英勇牺牲。王道明牺牲后,他父亲在家(现故居)为战斗中负伤的伤员疗伤,妻子含泪为指战员洗衣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