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唐代/民事法律主体/客体/民事法源
内容提要:文章从唐代法律体系和民事契约文书中,概括并揭示出制度与事实上的唐代民事主体。客体和民事法源的基本面貌及其构造。认为唐代民事主体是一不同类别的多层次结构,这_结构是相对开放的等级社会在民事法上的投影。民事客体由物。人(奴婢)和行为论文网三类组成。民事法源由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构成,并以礼(理)为指导,各种法源因此具有相通一致之处。
一
唐代法律向来是传统中国法的研究重心,可谓成就斐然,惟不称人意的是唐代民事法素来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近年国内出版的几部中国民事法通史的著作[1]对此有所填补,但涉及民事主体。客体与民事法源的这一部分过于简略,未能从复杂的唐代法律体系和民事生活中概括和揭示出制度与事实上的民事主体。客体与民事法源的基本面貌及其构造。多年前台湾潘维和先生的中国民事法史[2]也存在这一缺憾。笔者因整理唐代经济民事法律的原因,重点探讨了这个问题,现将初步成果提供给大家批评。
民事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活动,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人。构成现代民事主体的一般是自然人。法人和合伙。唐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人和合伙组织,但有一些相关的特殊组织,至于民事法上的自然人早已有之。唐朝是等级社会这一事实,其民事主体可依类别和社会分层简述如下。
皇帝是传统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和代表者,作为自然人,他是特殊的民事主体。无论是在身份。物权,还是婚姻。家庭。继承上,皇帝都不同于一般的主体,享有各种特权。唐律疏议·名例称皇帝是奉上天之宝命,……作兆庶之父母。“[3]从法理上看,唐代皇帝亦承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4]的传统,名义上是国家土地的所有人。
国家是现代法律概念,但在唐代可与皇帝。社稷。王朝。江山以至天下相通,这是政治专制主义和文化天下主义的反映。[5]若细作民事法上的分辨,国家与皇帝自有不同。国家不是自然人,不可能象皇帝那样参与有关身份。婚姻。家庭。继承诸方面的民事法律活动,但国家可以朝廷和官府的名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多类财物,包括土地。水源。森林。矿藏。文物和其他无主财产。例如,唐代的公廨田。垦地。官舍等法律上都归国家所有。同时,国家实际上也以主体身份参与国际民事活动,我们在唐代对外贸易的法律调整中所讨论到的互市“和市舶“即属此类。[6]
贵族与官僚是继皇帝之后的又一类特殊民事主体。依唐令的规定,贵族与官僚可依爵位和官品上下分等。[7]所有贵族。官僚依律可享有议“。请“。减“。赎“。当“。免“的特权,在衣。食。住。行。婚。丧。祭以及继承等民事行为上,贵族与官僚各按其品级享有不同规格的权利,不得僭越,尤其是不许平民僭越。[8]在最重要的物质资源土地的分配和处分上,贵族与官僚的民事法律特权相对平民极为显著。[9]
平民在唐律中又称之为良色“。凡人“。常人“,俗称白姓“。白丁“。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不用民“字。唐代民分良。贱。平民即是法律上的良民,其主体为广大的自耕农和中小庶族,独立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也是其组成部分。依唐律,平民有独立的人格,对任何人无人身依附关系,但对国家负有纳税。服役。征防的义务。平民是唐代民事权利的主体,占唐代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的民事权利在履行法定义务的前提下能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可以自由。独立地参与各种民事活动,法律严禁买卖良人,维护其人格尊严。平民中的工商阶层较之士农仍受歧视,法律规定种种限制,在农。食。住。行。婚。丧等方面的权利受到抑制,但在税收和土地分配上却又重于和少于农民,尤其是工商之家不得预与士“的规定,剥夺了工商者及其子弟的参政权。[10]这种法律上的贱商“传统,至少在制度上维持到清末变法修律前仍无实质性的变化。
贱民是唐代社会分层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总体上不能视为独立的民事主体,但又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的接近良民,有的只是民事权利的客体,还有处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依唐代律令和习惯,贱民分为官。私两种。官贱民有官奴婢。官户(番户)。工乐户。杂户。太常音声人,[11]私贱民有私奴婢和部曲(包括部曲妻。客女。随身)。[12]在贱民中,奴婢的地位最低,唐律视同畜产“,[13]是民事权利的客体。其余官贱民依次由权利客体向权利主体递进,其中杂户。太常音声人地位最高,受田。进丁。老免与百姓同。其有反。逆及应缘坐,亦与百姓无别。“[14]私贱民中的部曲(妻。客女。随身)虽与奴婢同为家仆,对其主人有人身依附关系,[15]但部曲不同资财,可与良人通婚,[16]这是奴婢所不能的。然而,良人之女若嫁与部曲为部曲妻,也成贱民。
唐代贱民身份并非固定不变,可通过官方减免。主人放良或自赎免贱实现身份解放。旧唐书·食货志载,官奴婢一免为番户(官户)。再免为杂(户),三免为良人。“并且,随着社会进步,官户。官奴婢有废疾及年逾七十者,都可解除贱民身份。[17]主人放良是私贱民身份解放的重要途径,唐朝有令:诸放部曲客女奴婢为良及部曲客女者,并听之,皆由家长给手书,长子以下连署,仍经本属申牒除附。“[18]放良虽是私人行为,但法律还是予以必要规范,放良后还压者,唐律视为犯罪,规定:若放部曲。客女为良,压为贱者,徒二年。……放部曲。客女为良,还压为部曲。客女,及放奴婢为良,还压为贱,各减一等,各徒一年半。……放奴婢为良,压为部曲。客女,……又各减一等合徒一年。仍并改正,从其本色。“[19]唐代民间有放良习惯,并有样文“提供,其格式类于其他债券,精神合于唐令要求,较为典型的一件是下列九世纪敦煌放良文书格式“:[20]从良书奴某甲。婢某甲,男女几人。吾闻从良放人,福山峭峻;压良为贱,地狱深怨(渊)。奴某等身为贱隶,久服勤劳;旦起肃恭,夜无安处。吾亦长兴叹息,克念在心。飨告先灵,放从良族。枯鳞见海,必遂腾波;卧柳逢春,超然再起。任从所适,再不该论。后辈子孙,亦无阑。官有(政)法,人从私断。若违此书,任呈官府。
年月日郎父儿弟子孙
亲保亲见村邻长老官人官人
主人放良,原因不一。由上述放良书“可知,主要是被放的奴婢久服勤劳“感动了主人。虽然这是样文“,但应是现实生活的提炼。依律令规定,私奴婢自赎也可以免贱,所谓自赎免贱,本主不留为部曲者,任其所乐。“[21]贱民与良民是两种身份等级,在刑事。行政。民事权利上都有巨大的差别。刑事上贱犯良重于良犯贱;行政上贱民子弟不入科举仕途;民事上贱民没有独立的户籍,奴婢和接近奴婢的官户。工乐户视同财产,他们的财产权。交易权均不完整。独立,也不能与良人通婚,只能当色为婚“。[22]贱民从良后,身份获得解放,各项权利与良民同,并享有免除三年赋税的优待。[23]
唐代还有两种身份特别的民事主体,按现代习惯可概称为宗教人士和外国人。唐令:诸道士女道士。僧尼之簿籍,亦三年一造(其籍一本送祠部,一本送鸿胪,一本留于州县)“。[24]这条法令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唐代合法的宗教人士是男女道士和男僧女尼。这四种人因在国家登记,享有与其身份相应的民事权利。唐令诸道士受以上,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官二十亩,僧。尼受具戒准此。“[25]由于身份限制,他们不能过世俗的婚姻家庭生活,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权利只有还俗后才能恢复,但一般的物权和债权受到保护,他们或以个人身份或以寺。观名义占有地产,从事商贸和放债活动,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这方面的债契并不少见。[26]
唐是一开放的等级社会,声威远扬,入唐经商。求学。传经。进俸。旅游以及官方的贡使等外国人数目惊人。唐在华夷有别的观念支配下,概称外国人为夷或胡,但唐初开放的政策和风气,对在唐的外国人仍予较高的待遇。外国人可以娶唐人为妻,但不能携带回国。胡商可以在中国置产业。开宅第。经商。放贷,各项民事活动多受唐律保护。[27]
概括唐代的民事主体,可获得这样简单的认识:其在大的类别上有自然人与非自然人(国家或官府)。中国人与外国人之分;中国人又有僧。俗两界;俗界中的皇帝(皇室)。贵族。官僚是享有特权的民事主体,良民虽是主体,但士农与工商又有差别;至于贱民,即如前述,从准权利主体递减至权利客体。这样看来,唐代的民事主体是一不同类别的多层次结构。这一结构可以说是相对开放的等级社会在民事法上的投影。
民事主体必然享有权利能力。对自然人言,这种能力一般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包括唐律在内的传统中国法律对这种能力虽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但应理所当然,只是法律和礼等差,如华夷。君臣。士庶。男女。良贱。尊卑。长幼。嫡庶的差别,其权利能力并非平等。如家族之内,子女卑幼法理上虽是民事主体,但其财产权大受限制。唐律有规定:诸同居卑幼,私辄用财者,十匹笞十,十匹加一等,罪止杖一百。“疏议曰:凡是同居之内,必有尊长。尊长既在,子孙无所自专。若卑幼不由尊长,私辄用当家财物者,十匹笞十,十匹加一等。罪止杖一百。“[28]民法上的权利能力实际含有义务方面,称为义务能力。但同样有趣的是,依传统中国法律,不独权利能力受限,义务能力也欠完整。唐律:诸嫁娶违律,祖父母。父母主婚者,独坐主婚。“[29]之所以独坐主婚“,乃是因为男女婚姻,本非自由,既无权利,也无义务,所以非法结婚者,男女当事人不负法律上的责任。按法理,婚姻当事人应负有责任,但家族主义已限制了当事人的这项义务能力。
有效的民事行为要求当事人在拥有权利能力之外,还需有行为能力。权利能力是享有权利之资格,行为能力为实行权利之资格。所以权利能力重在享有,行为能力重在行使。要正确地行使这种能力,权利主体必须具备成熟的理智,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现代民法一般以年龄作为确定行为能力的依据,通常所说的成年“即是理智成熟的标志。传统中国法律上的成年谓之成丁“,成丁之制历代皆有。唐初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定令: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岁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30]大宝三年(公元744年)制:百姓以十八以上为中,二十三岁以上成丁。“[31]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又制:百姓二十五岁成丁,五十五为老。“[32]由此观之,唐代的成丁年龄大凡三变,高祖时以21岁为成丁,玄宗时改23,代宗时又增至25。这是法律上的一般规定,实际丁年有所不同。唐前期推行均田制,丁岁受田亦即法律认定2l岁具有独立从事农桑。承担国家赋税的能力,但唐律令同时又规定:诸给田之制有差,丁男。中男以一顷(中男年十八已上者,亦依丁男给)。“[33]又唐律疏议·户婚嫁娶违律“条略云:其男女被逼,若男年十八以下及在室之女,亦主婚独坐。“表明唐律令实际视男子18岁为成丁之年,所以18岁中男与丁男同样受田,18岁以下被逼成婚可不承担责任。现行民法也以18周岁作为自然人取得完全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34]由此可见经验而确立的唐代实际丁年之制所具有的科学性。
二
我们在依次阐释了唐代民事主体的分类及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后,还有必要对与此相关的权利客体略作说明。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客体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从实际生活出发,唐代民事权利客体,可以粗分为物。人(奴婢)和行为三类。传统中国的法律中没有现代民法上物“的概念,也没有动产“与不动产“的明显差别,但都称有其意。传统中国法和习惯通常称动产为物。财或财物,不动产为产。业或产业。动产属于私人时,称为私财或私物;属于国家时,称为官财或官物。综称动产与不动产时,通用财产,有时也用物“之字样。唐律上的动产种类繁多,包括钱财。杂物。衣饰。畜产和奴婢之类(奴婢特殊,容后再议)。唐律上的不动产有土地及其附着物。土地依其主体不同,别有王田。官田。寺田。庙田。祭田。私田等;又因其用途。种类不同,而有各种名称,如园地。基地。墓地。山场。盐滩。牧地。陂塘。猎场等。土地上的附着物有两种情况,一是附着于土地而为从物,如草木果实。工作物及矿物等;_是独立为不动产物权的标的物,如房屋(宅)。邸店。碾硙等。[35]
唐律对物一般都加以保护,但山野无主之物需经人工处理才视为财产。一旦视为财产,即受法律保护。唐律规定:诸山野之物,已加功力刈伐积聚而辄取者,各以盗论。“疏议曰:‘山野之物’,谓草。木。约。石之类,有人已加功力,或刈伐,或积聚,而辄取者,‘各以盗论’,谓各准积聚之处时价,计赃,依盗法科罪。“[36]
唐代对物的占有和流通有特别的规定。唐律疏议·名例犯禁之物“条疏议曰:甲弩。矛矟。旌旗。幡帜及禁书。宝印之类,私家不应有者。“这些物品禁止私人拥有。同时,唐前期一般禁止买卖永业田与口分田,除非特殊情况,[37]这部分土地一般不能成为债权的标的物。唐后期均田制瓦解,土地移转事实上不受限制,土地的租佃。买卖成为普遍现象。
奴婢是唐代特殊的民事权利客体,任由主人支配,其法律根据即是唐律视他们为畜产之类的物。依律,主人对其奴婢可以占有。使用。买卖。抵押。赠送。放良等。唐律严禁买卖奴婢以外的其他人特别是良民或以他们质债,[38]但实际是禁而不止,酿成民间的一种非法习惯。
与物和奴婢不同,行为是民事权利的普通客体。作为权利客体的行为是指权利人行使权利和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活动。行为主要是债权关系的客体,有给“。做“。提供“三种形式,涉及的契约类型分别有买卖。承揽。运送和保管等。这些类型的债契广泛存在于有唐一代,张传玺教授主编的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上册一书中收有多件此类契约文书,阅者可以参见。[39]
三
民事法源是民事法律渊源的简称,也即人们所谓的民事法律表现形式,是指导。规范民事活动,处理民事纠纷的法律依据。现代民事法律渊源有成文法与不成文法[40]或两者的混合三种模式,一般都比较明确。传统中国由于没有独立的民法典,在法律体系和结构上又不同于西方,所以没有现代意义上统_的民事法律渊源,唐代亦不例外,但事实上存在着不同的民事法源并形成一定的结构。
整体看,唐代民事法源应是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相混合的模式。在成文法方面有完整的律。令。格。式和相类似的制。诏。敕等各种命令,这些命令统称为敕令。唐代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事。“[41]凡治国必遵循令。格。式所确定的制度和规范,违者,一断以律。[42]唐律“在不同时期有所增损,但可以唐律疏议为代表。唐律疏议十二篇,其中与民事行为联系较为紧密的有名例。户婚。厩库。斗讼。杂律。断狱诸篇。唐令是成文法中正面规定民事活动规则的主要法律形式,内容广泛。数量庞大。从仁井田升整理的唐令拾遗内容看,涉及民事法律较多的有户令。封爵令。衣服令。仪制令。田令。赋役令。关市令。丧葬令。杂令等。格。式由于散失,难以判别其与民事法律的相关内容,只能从宋刑统所引的唐代法令中窥见格。式也有关于民事的规定。[43]律。令。格。式均制定并完备于唐前期,[44]随着社会变化,特别是到唐后期,很多规定渐成具文,被源于皇权的敕令取而代之。这些敕令经整理汇编后称为格后敕“,成为民事领域重要的成文法渊源。
成文法是唐代民事法律的重要法源,但不是全部,民事实践中长期并存着多种同样重要的法源。这些法源与成文法相对应并起着补充作用,可统称为不成文法。依目前的梳理,唐代民事法源中的不成文法主要有习惯。礼和法理。习惯“包括_般的惯例。习俗(乡法)和样文。惯例是民间约定俗成的一种民事规范,国家成文法对之并不加以限制。唐令规定某些民事行为任依私契,官不为理。“[45]在唐代多种契约文书中,常见有官有政法,人从私契“的惯语。当时契约的种类。形式。内容等也主要依据民间惯例,表明惯例在唐代民事债权领域中有广泛的适用。[46]习俗是一种乡村风俗,唐律又称乡法“。唐律疏议·杂律非时烧田野“条疏议曰: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非时,谓二月一日以后,十月二十三日以前。若乡土异宜者,依乡法。)议曰:谓北地旱早,南土晚寒,风土亦既异宜,各须收获终了,放火时节不可一准令文,故云‘各依乡法’。“此处乡法“非特指民事,但它是国家司法的依据,对民事行为和民事纠纷的处理自然有指导作用。唐律疏议中明确提及乡法的尚有若干处。[47]还有一种与惯例和乡法相联系的样文“在唐代出现。样文实质是对惯例和乡法的总结。提炼,是民事关系复杂后惯例和乡法的格式化,对民间多种民事行为具有直接。高效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从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发现有分家。放良。放妻。遗嘱多件样文格式。[48]实际唐代其他种类的契约文书格式化同样显著,譬如成立契约的和同“要件。担保条款。附署人名。画指为信等如出一辙。[49]
礼“是传统中国最重要的法律渊源,在民事领域有广泛深远的影响,以致有论者提出礼即是传统中国的民法。[50]礼源于华夏先民的日常生活和原始宗教经验,最初内容无所不包,但其内在精神是依据血缘和等级,区分人们的上下。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并以此决定各自权利义务的差别。[51]礼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到唐朝,礼在法律及其民事法方面的突出表现,首先是礼的法律化。唐代立法贯彻礼法合一“的原则,把礼的规范法律化,赋予礼的尊尊“。亲亲“以法律关系的性质,从而使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统一起来,[52]所谓失礼之禁,著在刑书。“[53]唐代有关身份。物权。债权。婚姻。家庭。继承较稳定的民事法律原则都是这种礼法合一“的产物。从法律渊源角度说,这部分内容正是成文法的范畴,这里提出来,是想指出它们在渊源和性质上不脱礼的樊笼。
礼在唐代民事法源上的不成文法形式主要有礼教和礼俗。礼教是对礼之精神的抽象。阐释和改造,属于道德范畴,是传统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也是社会大众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它的纲常名教“深入人心,在影响国家民事立法。司法的同时,还十分有力地指导。规范。调整民间的民事行为和民事关系。唐律疏议·职制匿父母及夫丧“条疏议:问曰:“居期丧作乐及遣人作乐,律条无文,合得何罪?‘答曰:礼云:大功将至,辟琴瑟。’……况乎身服期功,心忘宁戚,或遣人作乐,或自奏管弦,须加惩戒。律虽无文,不合无罪。从‘不应为’之坐:期丧从重,杖八十。“这条涉及到特殊时期(丧期)家庭身份伦理的规范,在律条无文“的情况下,援礼为据,杖八十,典型反映了不成文法的礼教对成文法渊源的补充。这种情形在唐律“的疏“和议“中相当常见。礼教作为习惯法渊源的一种形式是官方对礼教经典的整理汇编,如十三经注疏。大唐开元礼等。这些经典借助官方的作用,强化了人们的礼教观,成为重要的民事法源,在婚姻。家庭和民事诉讼中有直接影响。礼在发展过程中还有_部分逐渐与法律分离,演变成习俗性的礼俗,如民间婚姻礼俗千姿百态,其与六礼“相悖者,皆不受制裁。礼俗的范围十分广泛,是民间民事生活中事实上的法源。[54]
唐代民事法源还有很重要的_项是法理“。法理是在没有直接现成的成文法(律。令。格。式正条与敕令)和习惯。礼教。礼俗的情况下,司法机关或当事人依据相近的法律。判例。事理或礼,就某项民事行为或争议所做出的合乎法律精神和原理的推理。解释。此推理。解释填补了法律依据上的空白,构成新的法源。唐律虽无法理“之名词,但有名异实同的比附“和事理“之规定。比附是一种类推性的法律解释,通常有两种,一是以律相比,一是以例相比。以律相比,唐律疏议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55]所谓出罪,就是要减轻或免除处罚时,可以举重罪比照轻罪,以明确对轻罪的处理。疏议举例说,夜间无故闯入人家者,主人顿时杀之,律不为罪。如果主人有折伤行为,对此类行为律虽无规定,但比杀死为轻,自然也就不负责任。所谓入罪,就是决定处罚和加重处罚时,可以举轻罪比照重罪,明确对重罪的处理。如疏议规定,凡预谋杀死期亲尊长者,皆斩。如果已杀伤,比预谋重,因此,杀伤虽无正条,但比照预谋,应处死刑。这种轻。重相举的比附实质是一种司法推理的过程。以例相比,就是法无明文规定时,可以参照成例如法例,解释例如唐律疏议中的疏“。议“。注“等,[56]通过比照解释,构成新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