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众“搭便车”心理文献综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公民依然有着“搭便车”的心理和行为,因为不少人都存在着占小便宜的心理。这些人看到有好处就会蜂拥而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种行为也可以称为随大流,所以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旦出现了什么事情,许多围观群众就会自动出现。这一现实显然与我国的民主化进程相违背,因为民主化的过程不仅包含了民主意识的觉醒,更需要公众自觉地参与,而不是一种随大流的心态。“自觉的参与”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知道自己为什么去参与,即使人们尝试去使用这种影响,或者他们这样做了而很少成功。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对参与公共决策持随意的态度,对自身参与的价值认同也表现出无所谓,这种情况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最主要的就是受到了消极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从经济上讲,长期低水平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个人对土地所有者、家族、国家的人身依附,这是因为我国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及历代“重农抑商”思想的缘故。而且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传统,强化了这种依附关系,使得个体的独立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极为欠缺,这对于公民的权利意识有着严重的制约。从政治上讲,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概括的说就是“君主专制”: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没有一个人的权利能大过皇帝,作为整个天下的主人,皇帝一言就可以决定个人的生死,而个人只能接受,甚至到了一个“主辱臣死”的变态地步。这种皇权至上的现实,加上国民默默忍受成性,使人民完全处于被统治被控制之下。在这种情势下,公民参与意识的普遍觉醒也只能是遥不可及的一场梦了。
总之,如果公众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信息以便参与公共决策,那么参与公共决策便只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