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民事理论领域与民商事实务领域,学者们对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的证明责任分配和善意的认定标准有所分歧。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善意取得的实际运用进行比较,发现理论与实务的区别。
本文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提出问题;第三部分从最高人民法院的典型判例入手,找出实务操作与理论的不同;第四部分提出一些建议。92116
毕业论文关键词:善意取得; 证明责任; 善意认定;
Judicial Determination of Bona Fide Acquisition
Abstract: Both in the field of civil theory and in judicial practice field, the scholars about the bona fide acquisition system requirements how to distribute the burden of proof should view and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bona fide have been quite mix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mpar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bona fide acquisition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and fi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article is an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o raise a question with judgments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The third part starts with the typical cases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finding out how the practice distribute the burden of proof and identify standard of bona fide and analyze; the fourth part is some advice。源G于J优L尔V论N文M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Key Words: Bona fide acquisition system; The burden of proof;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bona fide
目 录
一、引言1
二、问题的提出2
三、善意取得的司法现状分析4
(一)善意的证明责任分配5
(二)善意的认定6
四、立法建议6
(一)对“善意”证明责任分配的建议6
(二)对“善意”的认定的建议7
参考文献8
致谢9
一、引言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所占有的他人动产或登记在其名下的他人的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若第三人在交易时出于善意,即可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原所有权人不得追夺的法律制度①。
保障交易的安全,是善意取得制度的主要目的。静态安全和动态安全都是法律所保护的财产秩序的安全。善意取得制度区分受让人的善意与恶意,并对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做出保障,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兼顾了动的安全和静的安全两种价值,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被各国民法普遍采用。
但善意恶意本身难以证明,在实务应用方面产生了诸多争议,实践与理论也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处理结果。笔者希望对此展开一些讨论与研究。
二、问题的提出
笔者为考察我国善意取得的司法实践状况,参考了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开的50件案例。这50件案例的统计结果表明:在判决理由或当事人抗辩中涉及不动产或动产的“善意”证明责任的有6件;将“合理的对价”作为认定“善意”的考虑条件的案件有2件;涉及重大过失的有8件。
(一)不动产与动产的善意证明责任分配
不动产的善意证明责任分配(详见表一)
案件名称 裁判理由论文网
北京市朝阳区工业局、北京朝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合同纠纷② 昆仑公司(真实权利人)未提交证据足以证明朝阳工业局与朝海物业公司签订合同存在恶意
孙海涛与华镇名、吉林市轩宇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