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沿嘉陵江已经建成了他独有的风光带,是旅游观光以及周围的人民娱乐休闲的重要去处。在嘉陵江沿岸的改造和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下,建设嘉陵江南部港码头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迫在眉睫。因为当地的客流量和货物流量增长,先建的旧码头因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低逐渐的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规划建设一个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嘉陵江南部港码头,配备与吞吐量相适应的机械化装卸设备以及仓库、货场,来满足嘉陵江港务处近期货物吞吐量增长的需要,增加港口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嘉陵江沿岸经济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嘉陵江南部港码头的扩建是很有必要的。
在另一方面,从全国经济发展和大趋势方面来看。内河水运系统是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由于能源的稀缺是全球正在面临的重大问题,积极发展内河水运,是符合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并且近年来,在内河航道、港口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包括嘉陵江在内的内河的水运货物运量持续增长,运输船舶大型化、标准化的趋势明显,水运市场日趋活跃,内河水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较好时期。目前,全国形成了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淮河、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内河水运布局,而嘉陵江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首当其冲,内河水运的服务腹地有了较大的延伸和扩展,为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国家发展内河水运的意志,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更好地指导内河水运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内河水运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嘉陵江南部码头的新建项目有了其的必要性。
由于本地的旧码头存在一些问题也使得嘉陵江南部码头的新建项目有了其必要性。旧码头问题在于其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在早期建设上对发展内河水运的认识不一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总体上内河水运发展较为缓慢,旧嘉陵江南部码头基础设施薄弱,能力不足,规模和承运能力低,只能停靠小型船只,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也使得当地需要建造一个大型一些的码头来解决这些问题。
1.3建设的可行性
嘉陵江南部港码头工程拟建在紧靠旧码头下游方向,港区河段属冲积性山区河流,凹(右)岸基本为基岩或岩壁,河床表层式淤泥质软弱层但该层较薄,但继续往下便是承载能力较强的花岗岩层。凸岸是平缓的冲积边滩,基岩不易冲刷,所以每年的洪枯水变化尽管对河床有些冲淤,但基本是稳定的。该地的地基情况良好,能满足建设重力式码头的地基要求。
第二章基本设计质料
2.1地理位置
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嘉陵江干流,发源于秦岭,起凤县,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345千米,干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以上为上游,昭化至重庆市合川区为中游,合川至重庆河口为下游。传统上,嘉陵江有两源:东源陕西省凤县代王山的东峪河和发源于甘嘉陵江源头陕西凤县代王山黑龙潭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齐寿山的西汉水。还有专家认为发源于甘南碌曲县郎木寺镇若尔盖草原的白龙江,2011年10月长江水利委员会确认东源陕西省凤县秦岭代王山为正源。
流域东北面以秦岭、大巴山与汉水为界,东南面以华蓥山与长江相隔,西北面有龙门山与岷江接壤,西及西南为一低矮的分水岭与沱江毗连,大致介于东经102°30′~109°,北纬29°40′~34°30′之间,大致在四川盆地东北部,河流的绝大部分流经四川盆地。昭化以上为上游,河流曲折,穿行于秦岭、米仓山、摩天岭等山谷之间,河谷切割很深,属于山区河流,河谷狭窄,水流湍急,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自然比降达3.8‰,水能开发量大,但水流急,多滩险礁石,不便航行。昭化至合川为中游。河道逐渐开阔,宽度在70~400米之间,地形从盆地北部深丘逐渐过渡到浅丘区,曲流、阶地和冲沟十分发育。比降变缓,自然比降0.28‰,与涪江、渠江的中下游构成川中盆地,高程仅200~400米,是为中游盆地区,有航运之利。合川至重庆段为下游,河道经过盆东平行岭谷区,形成峡谷河段,地势复上升为山区地形,谷宽约400~600米,水面宽150~400米,其间著名的嘉陵江“小三峡”即为河流横切华蓥山南延支脉九峰山、缙云山、中梁山后,形成的风光奇丽的沥濞、温塘、观音三峡谷。三峡谷山高崖陡,峭拔幽深,形势险要,宛如长江三峡之缩影,故称之为嘉陵江小三峡。沥濞峡居于北部,长而宽,在石灰岩构成的岩壁上,有多级溶洞发育,形如鼻孔,有暗河水从洞孔中流出,长年不断;温塘峡又名温泉峡,位于中部,因峡中有三股温泉而得名,峡长2.5千米,峡谷深邃,江水平静,风光妩媚多姿;观音峡坐落南部,因古有观音庙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