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美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能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在学校中落实美育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对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开发学生潜能,完善学生的意志。品格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论文网广大农村地区,因为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美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音乐美术这些美育课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普及,小学阶段更是如此。针对目前农村小学美育教育的现状,非常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举措来改变现状,切实落实美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小学学校美育教育最有效的开展模式就是教师在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这些文化课中渗透美育知识,而小学语文是一门以知识性和人文性为主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对小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成为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农村小学美育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到达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美育任务渗透并融化到语文教学中去呢?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受情境的美

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受景象的美。在教材中,有许多情文并茂的散文,它们往往以优美的语言取胜,而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子来表现,教师若能捕捉这亮点,再配以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的存在,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六年级语文上册荷塘旧事荷塘的美都美在哪里第四段第一句“浮光跃金“,把夜晚水的动态和颜色表现出来了,把月光照在水面上的样子比喻成了繁星在闪烁。第五段的最后一句,把荷花在微风下颤动的样子比喻成了跳舞的少女,形象地写出了荷花摇动时的优美姿态。上一句“绿光“,“绿浪“,“粉红“,这些颜色对比很明显,把白天荷塘的美表现出来了。后边写到了“在那一位黑绿中,恰似蓝天上一弯晶莹的新月。“写出了水面的亮和荷塘的轮廓。在这么迷人的荷塘,作者不仅感受到了童年的乐趣,还拣回一条命呢!所以,作者回忆往事的时候认识到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纯朴的爱。让学生去感受童年是每个人人生的第一步,童年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欢笑,是一句句天真无邪的话,是一次次开心畅怀的笑,是一个个亲密无间的伙伴,那就让我们心怀着这份快乐,品味着这份纯真,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新的挑战。教师引导学生在的课文中充分吸取营养,才能不断丰富美育内容,扩大知识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高尚的情操。才能感受情境之美。

二。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小学语文学科毕竟不同于美术。音乐艺术类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美育教育更多的还是偏向于学生思想情感和道德情操方面,因此教师也要牢牢地把握住这一点,在美育渗透的过程中重点突出对于学生思想情感的审美教育,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节操和道德情感。

在这方面语文学科可以说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文学的魅力就在于震撼心灵,引发共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真情实感,利用这些真情实感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节操。动之以情。语文教学必须运用感情的力量。人们常说,语文教学影响学生心灵,应该像春雨那样润物细无声“,这个润“,靠的就是情感。美感美感,关键是感。课堂上教师应抓住时机,在情感的关键处点拨。诱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真善美的识别,对审美客体逐渐加深理解。并能给予审美评价,得到新的领悟。如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对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句话理解有困难时,教师随机引导孩子从另一角度进行深入思考,抓住饱经风霜“一词让孩子充分理解。老师不仅仅满足于孩子生搬硬套“的解释,而是鼓励孩子从生活的经验出发,引导其一步步思考。体会,以激活孩子的思维,使孩子们对黄包车夫这个人物形象有了个性化的理解,把一个鲜活的。被生活所逼。被社会所迫的最低层劳动人民的身影,刻画得淋漓尽致。一句句形象。丰富的语言是自我解读。是自我感悟,是一个让孩子体味情感的过程。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更真切感受到旧社会的黑暗,激发起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怜悯。由此,伯父为什么表情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了口气。在指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理解,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班上交流,老师再就疑难给予指导,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或力。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应该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对作品产生体验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手段现代化,创造美的艺术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进行审美教诲可以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声音。图像。影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学生眼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如教学三峡之秋一文,教师分别课件展示早晨。中午。夜的情境;尤其是夜的情境;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课文主要讲的是中秋节夜晚时的美丽景色。先讲夜幕刚刚降临时江面上的景物特点,接着讲月亮出来后,如水般的月光从山顶直泻到江面的景色。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使学生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宛如身临其境。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活跃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来创造美。欣赏美。制作多媒体课件,有声音,有画面,还可以配上歌曲,把学生带入课文的优美的意境中去。让学生通过看。听。写的方式,理解教学内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新的美的艺术境界。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要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

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课本所涉非常有限的。要扩展接触美的领域,就应该打通横在课内和课外之间的那垛墙,使语文教学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事实上,课外的语文学习,课外的审美活动,自觉不自觉地总在进行着。我们讲延伸,就是要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正确指导,提高开展课外活动自觉性,提高它的效率。

从美育的角度看,开拓的面还可以更开阔些。如组织游览,参观,组织学生欣赏音乐。美术。电影。戏剧等艺术,都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与审美情趣。问题在于如何与课内的教学联系配合。关键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把美育的内容充实进去。语文课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直接。密切和广泛的联系。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山川河流,花开花落,各种各样的动物,风土人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美是自然的,让人有种被融化的陶醉。土地黑油油的散发着芳香。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人们播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快乐和安祥;草木青翠碧绿,透着清新;花儿浓郁芬芳,娇艳欲滴;溪水纯净透明,没有灰尘;空气湿润,沁人心脾,没有污染;人民正直。善良。热情。纯朴。教师一定要挖掘农村的本土资源把学生引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这个美育的最大课堂。

农村小学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美的熏陶,还要引导学生借鉴美。表现美,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按自己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去创造美。学生能否创造出美的事物,就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审美创造能力的标志。学生能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上一篇:农村小學语文課堂師生互动教學探析【2749字】
下一篇:农村小學语文阅读教學方法探讨【1914字】

农村题材电视剧乡村爱情...

农村青年结婚彩礼”问题的探析【3600字】

农村闲置土地的法律问题...

农村配网低电压”综合治...

农村配电网无功優化智能技术【2283字】

农村通村水泥公路的质量...

农村适老性设施改造【2769字】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淮扬菜文化

产教融合,工學结合”的电...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价值分析【2334字】

区域环境辐射本底值国内外研究现状

镀锌蓝白钝化工艺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税收流失问题探讨

韩愈《师说》对求学者的要求及现代启示

H2O、(H2O)2和H2SO4作用下H2...

國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管...

谈小學体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教學【203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