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84-01
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论文网所占比例已高达18百分号至22百分号。[1]。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而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
这种现象,我对农村的一个小学的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过程如下。
1研究对象
某村一所小学的300名学生,年龄6-12岁。
2方法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份心理问卷调查表,让他们按要求填写后全部收回。调查表以选择题的形式,内容涉及学习态度。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同时结合学校提供的相关信息。
3结果
300名学生中有95人是留守儿童,显示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25人,即将近20百分号的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厌学。沉迷游戏。自卑内向。冷漠孤僻。叛逆等。
4结论
4。1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分析可能的原因。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不发达。据调查统计分析,留守儿童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成反比,经济越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少,留守儿童数量就越少;经济越不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多,留守儿童数量越多[2]。其他相关原因如下:
4。1隔代教育的缺陷: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百分号[3],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更谈不上文化教育,使得儿童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
4。2亲情缺乏: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即使打电话,关注焦点是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4。3学校教育措施不力: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是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4。4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调研发现,当前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问题的研究仍是空白。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习气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相关部门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电影。录像。影碟。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有的商家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一些留守儿童甚至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痴迷电游,看碟片,那些不加限制的媒体如凶杀。淫秽等镜头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4。5对策:强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双方应共同参与。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注重文化教育的同时应加强道德教育,更多地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使孩子成为一个正直。善良。诚实的人,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外出打工的家长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孩子学习。心理等多方面的沟通。
完善学校教育: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应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学校应专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卡,全面掌握其数量。家庭及监护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情况。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社会重视:党委。政府。市妇联应对留守儿童给予高度重视。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