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115-02
一。近年来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已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些成效。通过利用熵值系论文网数法对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效益进行评价,发现从2000年到2011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呈较为明显的上升态势,这主要得益于一方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重视;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政策和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引导,调动了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从分类指标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评价期内经济效益指标一直呈快速增长之势,而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及生态效益指标的评价结果并不理想。这表明吉林省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动力较强,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也必然会影响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
二。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尚未形成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是以多元主体参与为核心。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各项配套制度为保障的综合系统。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缺乏对农业系统的深入研究,仅是对传统农业技术的简单照搬,没有根据吉林省各地区农业发展特点,探索综合型技术,更缺乏对高新技术的引进及推广。同时,受农民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实际推广和操作过程中,农民还不能因地制宜的对本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及农业生态工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整体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也决定了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率较低。
(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未能实现规模效益
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已形成了两种较为成熟的模式,即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以农户为主体的家庭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但现有模式都难以形成规模,具体表现在:一是产业链条短,难以形成规模;二是循环经济产品的竞争力较差。吉林省农业名。优。特产品较少,绿色主导产品科技含量又低,直接导致了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低;三是农民与农业企业之间缺乏稳定的契约关系。吉林省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也难以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各方利益也缺乏有效的保障。
这种农业循环经济的小规模和小范围发展,不可能得到全面的推广。因此,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以实现规模化;同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经济效益,鼓励微观主体积极参与,也即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包括产业化。
(三)政策和制度保障的缺失
农业循环经济的全面推广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强有力支持,而目前从吉林省的情况来看,政府在农业循环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效,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具体来看:
1。政策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吉林省目前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既缺少政策的支持,也缺少资金的投入。虽然近年来,吉林省出台了一些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但与现实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同时,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明显不足,目前还没有用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这已明显制约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2。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虽然近年来有关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政策与法规不断推出,但却主要见于国家层面,而作为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地方性政策与法规却相对较少。农业循环经济配套法规的不健全,会直接影响到微观主体保护环境,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由于缺少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制,也使得违背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农业生产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严重阻碍了循环经济发展。
三。促进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要想全面的展开,必须以规模发展为基本前提,同时还要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集约化发展,提高循环型农业的经济效益,即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必须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就是要依据本地区资源条件和国内外市场需要,选择确定农业的主导产业,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与规律,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经营的一体化,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市场牵龙头。科技主导。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循环型生产经营体系。这种模式在发展中要特别强调的是:
第一,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化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从非市场状态向产业状态逐步转变,而这其中市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消费者可通过市场选择到自己所需的循环经济产品和相关服务,而生产者则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了经济效益,提高了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第二,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必须以规模化发展为前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能在循环经济各产业链上的诸多环节实现规模化,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成本,从而启动循环经济市场。
由此可见,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化是一个不断启动市场。规模化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进一步明确企业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中的核心地位。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中,企业既是协调组织者,将分散的参与主体协调组织起来;也是循环型技术的研发。推广者;还是将农业循环经济产品推向市场的重要推手。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涉农企业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中,必须明确涉农企业的核心地位。
2。坚持运用政府+企业“的模式联合推进。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是一个跨产业。跨区域的合作模式,因此只有政府的积极有效支持,才能促进农业部门形成跨区域的资源层级利用关系,才能使各系统之间通过产品。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与利用而互相衔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规模化的生态产业网络。同时,企业也要从清洁生产。绿色管理和少消耗。零污染抓起,实施物料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可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需要政府。企业的联合推进。
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驱动。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能给参与主体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从目前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来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没有完全统一,特别是经济效益还并不明显,从而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这也必然会阻碍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努力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并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以提高循环经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加快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一是要加快全面系统。方向明确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以明确目标。合理布局,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不断完善。二是要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的能力,推进科企鼓励农业循环经济参与企业组建研发机构,支持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提升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企合作,共同搭建联合技术开发的平台。三是加强对农民循环经济技术的培训,以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构建有效的政策激励和法律保障机制
一方面吉林省应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既要加大对生态型农业。绿色农业等具体循环型农业的财政支持,同时还应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税收杠杆的激励作用。应加快资源税收制度的实施,以高税收来抑制不合规的生产经营行为。
影响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