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有意识的活动,无意识的活动也相当常见。那些被自动化了的活动就是无意识活动的表现,对于无意识情绪则是指虽然主观上未报告看到情绪刺激,但是却产生了情绪反应[2]。
2.2.2 无意识与潜意识的区分
需要强调的是,无意识与潜意识常常被人混淆,两者并不是表达同一个意识。潜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这种欲望因为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而被压抑到内心深处,意识无法将其唤起。潜意识是指受意识压抑的,而无意识是意识无法察觉的,未经过意识的指导而自动加工信息的状态才是无意识,在情绪未引起意识体验的时候,情绪依然可以对被试产生影响,这就是无意识的作用。
3 研究无意识情绪加工的实验手段
3.1 用于实验的情绪刺激
有关无意识情绪的实验研究中,通常有三种情绪刺激材料:面孔、图片和声音。实验情绪的诱发离不开各种刺激材料,如蛇、蜘蛛的图片可以诱发负性情绪,蝴蝶、美景等图片可以诱发正性情绪。在后掩蔽实验中,靶刺激就是恐惧的情绪面孔作为诱发源,双眼竞争实验中,呈现给非优势眼的图片也是面孔图片。情绪条件反射实验中,最初的情绪材料为白噪音,啮齿类动物的听觉研究的刺激材料也为声音。不足的是,富有情绪信息的图片或声音与现实生活中实际的情绪诱发源仍有区别[3]。
3.2 后掩蔽范式
这种实验范式在无意识研究中应用得最为普遍。具体的操作是先快速呈现一个情绪面孔的靶刺激,紧接着呈现一个中性刺激,即掩蔽刺激,要注意的是,靶刺激必须是阈下刺激(呈现时间短于30ms),被试主观上发现不了的刺激,但是研究者仍然发现被试的杏仁核、基底节、上丘脑和枕核被靶刺激给激活了[4]。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3.3 双眼竞争范式
研究者给被试的两只眼睛呈现不一样的图片,其中,主导眼即优势眼所见的是高饱和度、高亮度的动态马赛克图片,而另外一只所见的情绪图片,如果和情绪相关的脑结构,如杏仁核等被激活,那么可以说明无意识情绪刺激产生了反应。后来研究中对传统的双眼竞争范式做了改良,创新出了连续闪烁抑制范式。在此范式中,给其中的一只眼睛呈现10Hz的蒙里安动态图片,这样可以将另一只眼睛里的信息抑制长达3分钟,也就是说,第二种范式中阈下属于的刺激被抑制的程度更大[5]。
3.4 对“视盲”患者的研究
研究视觉皮层受损的视盲患者为阐明无意识知觉情绪刺激的神经机制和特性提供了好的机会。由于皮质病变,这些患者看不见偏盲视野内的刺激,即使是超阈或者是持续作用许久的刺激,但处于视觉盲区的恐惧面孔仍然可以激起杏仁核的反应。但其中也有问题存在,因为多年经验的累积或是由于病变导致其他备用脑区对情绪刺激的感受性提高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4 无意识情绪加工的实验证据
Morris等(1999)在后掩蔽实验中[6],靶刺激,即被掩蔽的恐惧面孔使右侧杏仁核、枕核和上丘脑被激发,引起右侧杏仁核、枕核和上丘脑间更强的联结,但是右侧杏仁核与这几个脑区无论是受到阈上还是阈下刺激都不存在什么联结,这表明了无意识处理情绪刺激的通往杏仁核的皮层通路。
也有学者认为,阈下属于的情绪面孔会被加工,不仅需要激活皮层下结构,皮层下通路的功能连接更是关键所在。在无意识情绪加工进程中,除了来自脑激活的证据,还有时间进程方面的证据表明了情绪加工不需要意识。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等时间分辨率技术来比较阈上面孔和阈下面孔的实验证实阈下情绪刺激的加工同中性刺激是不一样的,这就为无意识情绪加工提供了有利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