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跨国经营的定义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贸易为目标,进行包括海外投资、营销在内的一切对外经营活动,即在资源获取、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开发目标的确立等方面,将企业置身于世界市场并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参与国际分工、国际协作和竞争等一系列经营活动。

2.2跨国经营的兴起与发展

跨国经营可以追溯到第十七世纪的印度和远东地区的殖民地的掠夺性贸易,以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为导向,他们主要出口产品和掠夺资源。在下半年的第十八个世纪,工业革命迅速发展,一些具有技术垄断优势的企业在该国获得了一个稳固的立足点,开始了跨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在第二十世纪末和第十九世纪初,欧洲和美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新技术革命进一步扩大的企业的生产规模,促进了企业资本的输出,致使许多大型企业纷纷抢占国际市场,加快海外扩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外国投资总额为440亿美元。当时,资本的出口仅限于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这些国家。

    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经济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创伤,给跨国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美国借助先进的新兴产业技术和“效率革命”来加快跨国经营的步伐。1914-1938年美国187大公司建有785个海外子公司,超过全世界跨国公司总数的50%。到1945年,世界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积累到200亿美元。

    二战结束后,由于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欧洲和美国的跨国公司也开始回升,日本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海外业务,如韩国、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企业不再需要在空间上的一个地方,但在最低的成本位置结算,以高效的沟通设施,形成一个整体,以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总利润最大化。

2.3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研究

2.3.1国外学者对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研究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陆续出现了一些专门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理论,其研究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

    (一)小规模技术理论

小规模技术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威尔斯(Wells,1993)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如下三点优势:

(1)小规模技术优势(2)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优势(3)物美价廉优势

   (二)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学者小岛清(Kojima,1978)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理念体现在:一是所谓的“边际产业”(也被称为比较劣势产业)是指在国家已经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而在东道国在业内有明确的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第二个是外商投资企业和东道国相应的产业技术之间的差距越小越好,因此容易找到一个立足于海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占领当地市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选择标准并不是垄断优势,而是比较优势。第三是中小企业的边际效率,技术水平比大型企业更接近于东道国的水平,更适合当地的生产条件,为东道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容易为东道国接受。第四,无论是在国内还是东道国,不需要垄断或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规模并不重要。

   (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英国学者坎特韦尔(John a.cantwel1)与托兰惕诺(Paz Estrella Tolentino,1990)共同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来解释第二十世纪年代以来加速增长,直接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国家的趋势。坎特维尔和托兰警惕诺主要从技术积累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源Z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他们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1)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扩大,这种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2)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能力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现有技术水平是影响其国际生产活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多民族公司的形式和增长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的“冗余经济”

浙江省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浙江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出口跨境电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贸易传统支付方式避...

硬约束激励与國洧企业改革【2675字】

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

企业對发达國家投资可行...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