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冲压模具分类
本文中将主要用到模具生产中的冲压模具,它的形式有很多,一般可按以下两种特征进行分类[2]:
1.2.1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1)冲裁模为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
(2)弯曲模是使坯料沿着一定的简单形状线产生弯曲变形,进而得到一定的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3)拉深模是把板料毛坯加工成开口空心件,或着使开口空心件零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4)成形模是把坯料或者半成品零件按成形模具中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冲压成形,材料只产生了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
1.2.2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1)单工序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2)复合模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3)级进模(也称连续模)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4)传递模综合了单工序模和级进模的特点,利用机械手传递系统,实现产品的模内快速传递,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减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节俭材料成本,并且质量稳定可靠。
1.3模具构成
一般来说模具零件分为两大类如下:
其中一类是工艺零件,此种零件是直接参与工艺过程的,并和坯料直接发生作用,有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与压料零件等。
另一类零件是结构零件,此种零件与工艺零件相反。它是不直接参与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发生作用。在模具完成工艺过程中起完善和保证作用,包括有导向零件、紧固零件、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3]。
1.4我国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模具制造行业发展很快,在模具技术的基础理论、模具设计与结构、模具制造加工技术、模具材料以及模具加工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实用性成果。现在,我国的模具生产厂家已有数千个,十多万本行业从业人数,每年模具年产量能达到百万套的数量级。近几年,国内的模具技术有了巨大的前进,其表现主要包括以下五各方面[4]:
(1)模具标准化工作。模具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模具设计中工作标准化,是整个行业有固定的准则来设计模具。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50多项国家标准,300多个标准号。在设计中标准件的应用越来越广,种类也较之前有一些补充扩大,模具的互换性和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
(2)实验研究了硬质合金、钢结硬质合金和新的钢种等新材料,增加模具的强度和实际工作能力。此外还实验采取新的热处理工艺,增长了模具的工作使用寿命。
(3)根据国内实际和需求,设计制造了精密塑料注射模,研究制造了多工位级进模和长寿命硬质合金模具等新型模具。
(4)大量的新工艺和新型设备投入在模具的实际生产中,这种情况既促进了模具的加工质量的提高,也提高了也促进了模具制造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结构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廉的简单冲模被大量生产制出,这样满足了新产品试制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的需要。模具制造水平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模具加工设备变得精良。我国现在已经可以批量生产多种模具加工和测量用的精密高效设备。
(5)计算机设计辅助软件和计算制造机辅助软件,这些软件包括UG、Proe、CAD等软件。在国内这些软件已经得到了深入的开发应用,从业人员也都对其能有比较熟练的应用。这些三维、二维软件的广泛应用,不仅能自动编程,还能进行运动仿真、对工作时是否发生干涉检查,进而保证设计和实际生产时的正确性、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