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建立完善的奖惩措施 15
4。4 进一步加强中介机构的独立性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 引言
从2015年初,我国的股票市场就一直处于高峰,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众多中小企业争先恐后的上市,但证监会对IPO上市的严格要求遏制了这些企业的想法,不过,一些公司便通过财务造假妄图成功上市,IPO财务造假问题也开始逐渐显露,并有变本加厉的现象,随着绿大地、蓝田股份以及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行为不断被媒体披露,广大投资者越来越意识到自身投资的风险性,上市公司的财务丑闻也已经成为整个市场关注的焦点,他们拒绝披露公司的真是盈利业绩情况,通过虚增资产,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等来欺骗广大投资者,向他们隐瞒真相,骗取他们的信任而引发他们的投资。财务造假行为带来的危害是毁灭性的,不仅会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双发的利益,减少国家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影响市场资源配置,还会导致信息使用者遭受严重利益损失,甚至破产。IPO财务造假关系重大,会危及到对整个社会行业的诚信,影响证券市场的有效运作。证监会在近年来也颁发了一系列譬如信息披露等政策,目的就是解决IPO造假问题以及资本市场上其他存在的问题,这些政策也确实有效的使我国证券市场配置合理。但这还远远不够,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监管力度的加强,但造假舞弊手段也随之增强。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对IPO财务主体进行财务造假研究分析,并以海联讯为例,找出IPO财务造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手段,根据动因提出解决IPO财务造假的治理措施,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保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保证并促进我国证券市场能够正常健康发展。
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IPO财务造假理论概述
2。1 IPO财务造假的含义来自优O尔P论R文T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IPO即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IPO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公司在提请上市要求时候,因为其公司本身财务指标达标或与低于其他拟上市公司,又或是无法满足证监会的要求,不具备企业竞争优势,占市场份额较小,公司因此便想方设法虚增资产,提供虚假财务报表,选择会计程序来美化公司的盈利状况,与公司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借此来达到上市目的的行为。通常来说,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另外一种获得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允许私人公司将它们的股份向公众销售。这些股份被认为是“自由交易”,从而使得这家企业达到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要求条件。 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对上市公司在拥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数量的股东人数方面有着硬性规定。
IPO财务造假的主体是那些想要申请上市的公司,他们会利用公司自身特点,从各个方面下手通过法律法规漏洞实施自身的违规操作,为达到上市目的不择手段,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并阻碍其发展,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那些投资者的利益严重受损,投资出去的钱无法收回,这在性质上属于故意行为,而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因为不熟悉会计业务而导致犯错的一种过失行为。但企业经营管理层会因为躲避证监会的监管而格外小心,精心设计造假方案,有着极强的隐蔽性,其表面上虽然会与公司真正盈利状况不符,但并不会改变其真正的盈利情况,因为它不会夸大太多,只是在历年的财务报表中显示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