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有关于 L-氨基酸氧化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氧化酶是氧化还原酶中的一种。 存在于动物肾脏、 肝脏或霉菌中的 L-氨基酸氧化酶,
是直接氧化 L-氨基酸时所需要的需氧性脱氢酶。其辅酶是FMN或 FAD。因为大部分底
物具有专一性,所以它能很好地氧化甲硫氨酸与亮氨酸等非极性R 基氨基酸,但不作用
于谷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等不带电荷的极性R 基氨基酸。但是,鸟类动物的肝脏的
酶对天冬氨酸等碱性氨基酸具有专一性。不过,因为鸟类肝脏的酶活性低,所以动物的
酶对氨基酸的代谢过程是否有意义尚属疑问。1944 年,第一次对细菌 Proteus vulgaris 的 L-氨基酸氧化酶进行了报道[3],随后,有关 L-氨基酸氧化酶的研究渐渐多起来了。 该酶首先从蝮科的 Agkistrodon pisciuorus 蛇毒
中纯化,从响尾蛇中得到分离和结晶。
1998 年,凋亡基因 Fas 的表达经过H2O2的作用能得到上调促[10],使细胞凋亡,这
一现象被 Toshimitsu等发现。由此可知,L-氨基酸氧化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由于 L-氨
基酸氧化酶催化L-氨基酸生成H2O2所导致。
1999 年,马来西亚蝮蛇的 L-氨基酸氧化酶和其他以 FAD 为辅酶的氧化酶类的系统
发育关系经研究报道了出来[8]。2000 年,由马来西亚蝮蛇 Calloselasma rhodostoma 蛇毒中分离纯化的 L-氨基酸氧
化酶的高分辨率射线晶体衍射结构第一次被 Pawelek 等描述了出来[4]。2000 年,3 个抑菌组分被闫晓梅等[13]
从江浙蝮蛇蛇毒中分离出来,这蛇毒中具有抑制 4 个真菌亚门的真菌和大肠杆菌生长的组分,其中之一为 L-氨基酸氧化酶。
2001 年,有人以邻联茴香胺(ODA)为偶联探针,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蛇毒 L-氨基酸氧化酶的活性[6]。实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2003 年,第一个 L-氨基酸氧化酶的细菌异源表达系统被报道。2003 年,张玉河等[16]第一次报道了竹叶青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具有抗艾滋病(HIV-1)病毒的作用。
2004 年,L-氨基酸氧化酶能够黏附于一些细胞株的细胞表面。基于这一原理,Zhang
等创建了荧光标记试验来检测江浙蝮蛇L-氨基酸氧化酶的抑菌作用[14]。2005 年, Butzke 等[5]
研究海兔子 Aplysia californica 的 L-氨基酸氧化酶热稳定性
时发现: 当温度在 0~50℃时酶活性不会改变; 当温度达到 60℃时, 酶活性减少 80%;当温度 70℃时,酶活性消失。2006 年,张玉洁等[11]利用同样可以产生 H2O2的 D-氨基酸氧化酶却不能产生凋亡效
应,表明 L-氨基酸氧化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与外源 H2O2引起的凋亡有区别。
2007 年, Saito等创建了一种新的简易的通过检测 H2O2的方法来检测 L-氨基酸氧化
酶,即普鲁士蓝琼脂平板法( prussian blue agar)[7]
,该方法是基于Fe3 +和铁氰化钾混合液
与 H2O2(电子供体)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原理来检测 L-氨基酸氧化酶, 能够
产生 H2O2的菌株培养在含有该混合液的培养基上能产生蓝色菌落,不能产生 H2O2的菌
株则不会产生蓝色菌落,通过菌落颜色的改变可以判断出菌株是否能够产生L-氨基酸氧
化酶,而且该 Fe3 +和铁氰化钾混合液对于培养基的种类没有严格的限制与要求,可以与
所需的培养基进行混合培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2007 年,原核生物浑浊红球菌 L-氨基酸氧化酶( roL-氨基酸氧化酶)的高分辨率结
构第一次被报道,该报道针对其二元复合体和三元复合物的结构进行研究[2]。2008 年,研究结果表明 L-氨基酸氧化酶催化产生的其他产物,它们间的相互作用产
物是更好的杀菌物质[17]
上一篇:电化学可聚合物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石墨烯协同效应研究及生物传感应用
下一篇:适合低剂量测量的草酸化学剂量计制备与校准

重组鼠李糖苷酶的表面展...

Rhodotorulasp.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及提取的研究

脱脂蚕蛹培养产油微生物...

Rhodotorulasp.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动力学研究

欧文氏杆菌发酵生产氨基葡萄糖的动力学研究

加拿大一枝黄花内生菌发...

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太子参产地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