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悲剧主义是一种经典的文学意识。方方将悲剧主义融入到文本之中,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手法去诠释悲剧主义,用丰富饱满的人物和跌宕曲折的情节营造了小说文本中悲凉的氛围,传递出了悲伤的情感。本文在明确悲剧主义与悲剧主义文本含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方方小说中悲剧主义的具体体现及方方创造悲剧主义小说时用的表现手法。94760
毕业论文关键词:方方;小说;悲剧主义
Abstract:Tragedy is a classic literary consciousness。The party will integrate the tragedy doctrine into the text,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different tactics to interpret the tragic doctrine, with rich and full of characters and ups and downs of the plot to create a novel text of the sad atmosphere, convey the feeling of sadness。Based on the clear tragedy and the tragic text meaning of socialism, on the basis of all the specific embodiment of the theory of tragedy in the novel is discussed and various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are used when creating tragic novels。
Keywords:Fang Fang;Fiction;Tragedy
方方,本名汪芳,是中国“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现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代表作有《风景》、《万箭穿心》、《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等。方方在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悲剧主义,本文试图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一 悲剧主义与悲剧主义文本
悲剧主义是指作者在创作文本的过程中,秉持的描写不幸遭遇或悲惨结局的原则。在文本的创造过程中,如果作者大量描写被迫妥协之事、生离死别之情,或社会、人性等的阴暗面,将悲伤、愤怒、痛苦、厌恶等负面情绪作为文本的主要传达对象传递给读者的话,该文本就具有“悲剧”色彩,即是一篇悲剧主义文本。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即使窦娥最后被平反昭雪,她的故事仍然是一出悲剧。这是因为在关汉卿的创作过程中,他选择了窦娥被冤枉的过程作为主要描述对象,传达给读者以“绝望”之感;若是作者将窦娥被平反的过程设置为主要故事情节的话,《窦娥冤》的悲剧性就不会那么明显。这就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悲剧主义”的体现。
再如孔尚任的《桃花扇》,作者通过描写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明末的政治斗争,进一步表达了亡国的伤痛之感。无论是小环境中的爱恨情仇,还是大背景下的权奸之争,都带有大量的负面情绪。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将《桃花扇》中的悲剧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源C于H优J尔W论R文M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但作者对于悲剧主义的坚持程度,并不一定和文本情节的悲伤程度呈正相关,“悲剧……是一种文化意识,它是作家、艺术家对现实悲剧性的意识和对现实悲剧性的一种文化把握 , 因此它既有反映现实的一面,又有认识现实、结构现实的一面。”[1]作者可以在悲剧性文本的发展中,通过更委婉的语言文字,传递更细微的情感。
如郭敬明的《小时代》,在结局安排上是只有两人生还,其余人全部葬身火海。但文本中悲剧主义的体现仿佛只有文末才有,文本的主要情感与结局所传达的悲伤情感不相符合。情节上的衔接生硬,情感上的飘忽游离,使得文本中的悲剧主义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所以,即使作者最后安排的结局十分悲惨,也不能说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坚持了悲剧主义。
相较于方方的《惟妙惟肖的爱情》。《惟妙惟肖的爱情》表面上并不像一篇悲剧性文本。因为全篇并没有明确的“痛苦”或者“憎恨”,也没有生老病死的大场景描述,所有的人都奋发拼搏,无论是惟妙、惟肖还是禾呈,甚至都过上了相对以前更加优越的生活。但作者通过细腻的语言组织,让那种隐隐的“无奈”之感贯穿全篇。同时,方方通过双胞胎不同的性格、各自的经历等描写,反映了阶级差异巨大的社会现实,抒发了一种“文人无用”的悲凉。这就是悲剧主义在行文过程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