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文革动乱时期,文化界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而教育业面临了一场巨大的灾难。高考制度暂停,取而代之的是下乡和当兵入伍,这使得中国的教育事业严重倒退。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制约机制,结果学生的竞争变成了父母的竞争,学子们的命运被权力、关系或者其他见不得人的交易左右着,教育领域成为“文革”的重灾区,高校升学中的腐败成为当时最令国人深恶痛绝的腐败,中国的高等教育因为“文革”荒废了十年,这给中国的发展造成难以计算的损失。

1977年,中国重新恢复了高考制度,恢复高考制度后,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三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是1990年实行“3 + 2 ”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在推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基础上。第二次是在1999年开始试点进行的“3 + X”高考改革。第三次就是现在所说的新高考改革。2011年1月5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文章《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明确了高考改革的主要方向,包括尝试某些科目一年可以多次考试,从而减轻高考压力。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014年,上海市和浙江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2017年将在全国推进。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项政策,标志着9月份的国务院政策已经开始真正实施,也预示着我国高考改革已经全面进入了深水区。这次的改革目标就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科学公平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建立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1.2 高考科目改革

上个世纪80年代,高考对高中教育教学有偏颇导向。因为教育行政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升学率,高考升学率成为评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因此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严重,一些学生偏科问题突出的问题。

为了抑制教学中这种错误现象,经过多方讨论,80年代后期,原国家教委决定构建高中毕业会考制度。高中毕业会考设计的初衷,是使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负责相关的任务,让会考承担起评价学生和学校的任务,以此平衡高考指挥棒的巨大力量。

1988年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在上海、浙江试点。1989年,全国试行高中会考制度,并在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1991年,少数几个省份进行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1995年全国都实行了先进行会考,然后高考采用“3+2”科目组合形式,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是三门必考科目,文科生加考政治、历史;理科生加考物理、化学,每科满分150分。

实践证明,只有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进行改革,高考才走出由统一高考制度传承下来的科目组合模式。这一改革不仅让高中的教学质量提高,同时也使普通高等学校选拔录取对应的新生。

1999年广东省尝试“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地理、物理、化学等科目中选择1-2科。此后,各省陆续实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少部分省市实施的是“3+大综合(或)+1”方案。在“3+X”改革中,各省先后增加了英语听力测试项目,引导英语教学重视听说,不能再教“哑巴英语”。在客观上改变了过去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形式,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崭露头角。

上一篇:基于折射率调控的光传输研究
下一篇:单晶的生长及其物性研究CrAs晶体的生长

发挥计算机的潜力 推进数...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

论地质工程专业晶体光學...

普通地质學教學方法改革与研究【3334字】

就业能力导向的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課程中工程地质...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學...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