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已经有很长的研究历史。早在一两千年前,人们便对语言进行了研究。由于没有适当的仪器设备,长期以来,一直是由耳倾听和用口模仿来进行研究。因此,这种语言研究常被称为“口耳之学”,所以对语音只是停留在定性的描写上[1]。23280
语音信号处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76年贝尔电话的发明,该技术首次使用声电、电声转换技术实现了远距离的语音传输。1939年提出并研制成功的第一个声码器,从此奠定了语音产生模型的基础。这一发明在语音信号处理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世纪60年代,亥姆霍兹应用声学方法对元音和歌唱进行了研究,从而奠定了语言的声学基础。20世纪40年代,一种语言声学的专用仪器—语谱图仪问世了。它可以把语音的时变频谱用语图表示出来,从而得出了“可见语言”。1948年美国Haskins实验室研制成功的语音回放机,该仪器可以把手工绘制在薄膜片上的语谱图自动转换成语音,并进行语音合成。20世纪50年代队语言产生了系统的论述。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语音分析工作,得以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在此基础上,语音信号处理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帮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52年贝尔(Bell)实验室的Davis等人首次研制成功能识别十个英语数字的实验装置。1956年Olson和Belar等人采用8个带通滤波器组提取频谱参数作为语音的特征,研制成功一台简单的语音打字机。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Faut和Steven的努力,奠定了语音生成理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语音合成的研究得到了扎实的进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形成的一系列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和技术,如数字滤波器、快速博里叶变换(FFT)等成为语音信号数字处理的理论和技术基础[8]。在方法上,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以往的以硬件为中心的研究逐渐转化为以软件为主的处理研究。然而,在语音识别领域内,初期有几种语音打字机的研究也很活跃,但后来已全部停了下来,这说明了当时人们对话音识别难度的认识得到了加深。所以1969年美国贝尔研究所的Pierce感叹地说“语音识别向何处去?”。论文网
到了1970年,好似反驳Pierce的批评,单词识别装置开始了实用化阶段,其后实用化的进程进一步高涨,实用机的生产销售也上了轨道。此外社会上所宣传的声(VoicePrint)识别,即说话人识别的研究也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并很快达到了实用化的阶段。到了1971年,以美国ARPA(American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为主导的“语音理解系统”的研究计划也开始起步。这个研究计划不仅在美国园内,而且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促进了连续语音识别研究的兴起。历时五年的庞大的ARPA研究计划,虽然在语音理解、语言统计模型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没能达到巨大投资应得的成果,在1976年停了下来,进入了深刻的反省阶段。但是,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还是有几项研究成果对语音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板仓(Itakura)提出的动态时间规整(DTW)技术,使语音识别研究在匹配算法方面开辟了新思路;20世纪70年代中期线性预测技术(LPC)被用于语音信号处理,此后隐马尔可夫模型法(HNMM)也获得初步成功,该技术后来在语音信号处理的多个方面获得巨大成功;20世纪70年代未,Linda、Buzo、Gray和Markel等人首次解决了矢量量化(VQ)码书生成的方法,并首先将矢量量化技术用于语音编码获得成功[10]。从此矢量量化技术不仅在语音识别、语音编码和说话人识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很快推广到其他许多领域。因此,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语音信号处理技术产品化的热溯,与上述语音信号处理新技术的推动作用是分不开的。
- 上一篇:医院的药品仓库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下一篇:钨酸盐类化合物光催化性能研究现状
-
-
-
-
-
-
-
msp430g2553单片机高精度差分GPS技术研究
糖基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的影响
数据采集技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油画创作《舞台》色彩浅析
浅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策划意识
浙江省嘉兴市典型蔬菜基...
慕课时代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洪泽湖常见水生经济动物资源现状的调查
松节油香精微胶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