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展历史
笛子最初的形态为骨笛,材质与今日的竹笛不同,采用飞禽的胫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1986年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距今8000年,有五孔至八孔不等。到了黄帝时期,因黄河流域生长着许多竹子,这才开始选用竹子作为制作笛子的材料。在汉代之前,笛子大多数是指竖吹笛,汉武帝时期,张骞通往西域之后,传入横笛,称为“横吹”。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隋朝时期出现了能演奏半音阶的十孔笛。到了唐朝时期,笛子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刘系为笛子加膜,增加了膜孔,使音色更加饱满,圆润,具有艺术感染力,此时的演奏技术也有很高的水平。宋朝时期,笛子的形状多样化发展,有龙颈笛,七孔玉笛等等。元朝时期,戏曲事业发展迅速,笛子为不同剧种的伴奏乐器。到了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排笛,70年代又发明了口笛。
2 循环换气法的由来与原理
2。1循环换气的由来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循环换气,即指在吹奏过程中,鼻子同时吸气,达到气流不断,演奏不停地效果。在我国有许多唢呐吹奏家,都能够在演奏过程中使气息不间断,他们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换气方法“鼓腮换气法”,约在1956年,竹笛演奏家赵松庭先生引用了这一方法,填补了笛子在这一技巧上的空白,定名为“特长音演奏”[1]。但这一技法的演奏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虽然解决了笛子的特长音演奏,但是还存在一些弊端。唢呐是双簧管乐器,上方为扁圆形的勺子,气流的进入,震动哨子发音。通过这个理论可以得知,只要有气流的进入,就可以发出声响,嘴型的变化不会影响吹奏。笛子是吹孔乐器,靠风门将气息送入吹孔中,如果采用“鼓腮式换气法”则改变了原有的口形,风门发生变化,笛子不能发出正常的声音。五十年代末,竹笛演奏家们在原有的特长音演奏技巧上,通过反复的推敲,练习和演奏实践,使这一技巧更加完整和规范,正式把这一技巧命名为“循环换气”。
2。2循环换气的原理
循环换气一般分为长音循环换气,旋律循环换气和双吐循环换气。
“循环换气的原理是,在吹奏长音或者连续旋律时,做成吹笛子的口型,扩大下颚蓄气,用舌根带动喉结将气息慢慢向前推,通过口腔肌肉的收缩将气息挤出,要注意风门得控制,在做这些动作的同时,鼻子迅速吸气,喉部放松,腹部往里收,把气息往上提,这一系列动作反复循环就形成了循环换气。”[2]
3 循环换气的训练方法及存在问题
3。1训练方法
循环换气的练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挤气、吸气、循环
第一步:“挤气练习。首先保持吹笛的口型,将口腔扩大,形成“O”音的形状,舌头根部放在口腔的后边,这样气息就储存在下颚部,然后将下颚收缩,舌头慢慢向前推,把储存的气息均匀呼出。这一步骤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吹笛的口型和良好的嘴劲,口型变化会影响风门的大小和角度,风门发生了变化,笛子则不能发出正常的声音。由于不能鼓腮,这就给练习循环换气增加了困难。”[3]
第二步:吸气练习。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加上鼻子吸气。舌头向前推动,下颚收缩的一瞬间鼻子迅速吸气,注意吸气的动作要快,吸上来的气越多越好。这一步练习不需要用笛子,主要是寻找感觉,不要心急,慢慢体会尝试,多做练习自然就成了。
第三步:循环练习。前边两个步骤熟练之后,在这一步的练习上,需要在笛子上实践,可以先用曲笛作单音练习。用鼻子吸气到肺部,再由肺部到嘴上呼出去,这一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断续的痕迹,因此会形成“气疙瘩”,这就需要我们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放松口腔和鼻腔,加强腰腹部的力量,在换气时给予支撑。我们在初步练习时,通常都是在肺部气息用尽时再接上第二口气,这是错误的方法,一般肺部剩余三分之一的气息就开始换气。所谓欲速则不达,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慢慢摸索和发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勤加练习,就能一气呵成,完成循环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