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号子几百年来都是世代口头传承,在传承中不断变化。演变成适合当代演唱表演的形式,而岚山号子的表演则体现了岚山渔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不退缩,勇往直前的抗争精神。也通过跟随演出队,了解到岚山号子具备了南、北海号的音调特点,演唱时歌词、歌调多为方言为主。而8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渔民们开始使用机械船出海捕捞,以前古老的人工捕鱼方式日渐消失,随之青年人的接班,岚山号子这一古老的喊号也濒临消失。
1。1 研究意义
通过在图书馆借阅有关图书和查看有关期刊,发现关于岚山渔民号子的记谱,渔民号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变化,这就说明岚山号子在随着生活变化及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渔船号子多用于在水上劳动时打的号子,岚山渔民号子也是日照的一种民歌,体裁属于信天游。但是现在,随着经济的进步,水上劳动的渔船逐渐被机械船代替,所以号子的用处越来越小。失去了这种喊号的意义。也正是因为机械船的代替,许多青年渔民根本不会喊号,而受生活环境的影响,青年人也不喜欢这种音乐,岚山号子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由此看来对于岚山号子的保护要从对传承人的保护下手,有关保护部门应该建立专门的发展机构对现存的民歌曲谱进行记录,建立完证的数据和详细资料。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首先要查阅相关资料及结合文献,从种类、音乐特点、起源、发展趋势这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说明和叙述,对岚山号子演出队进行走访,整理分析,渔民喊号从民间走向舞台的过程。了解渔民号子的始今,及渔民号子的传承和随生活的变化的趋势,深入了解号子演出队的成员结构,及演出概况,解析岚山号子的舞台演出的文化内涵,对于传承、保护提出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岚山号子的演出队并不是全部的渔民,他们当中有真正的捕鱼渔民,也有受过音乐训练的专业人士,这样富有特色的组合既体现了群众性又体现了草根性,这样演出队通过成员的生活不同、思考不同、生活背景等等的不同,在共同演出中又有独立的个体思维这样可以给我们带来实时的经验和信息。
1。3 研究现状及趋势
岚山渔民号子主要流行在山东日照一带,但要数岚山头的最为出名,岚山号子是用于出海捕鱼撒网时, 来统一劳作、鼓舞士气的一种号子。在2007年的时候岚山号子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岚山号子的传承方式是口头传授,多为“子承父业”,所以留下的整理资料较少,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也进行了整理,但也没有留下完善的资料。目前岚山区会打岚山号子的渔民平均年龄只是在50-60之间。随着经济发展,工业船逐渐代替了传统的人工船,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喜欢这种原生态的音乐,又加上岚山号子属于民间艺术,所以更难得到年轻人的喜爱。照这种趋势发展,岚山号子即将面临着后继无人。
2 岚山渔民号子的产生
2。1 岚山历史背景介绍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岚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岚山夏为九夷,商称人方,岚山是“龙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岚山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人类的踪迹,有考古学家考证,岚山区内有旧石器时代文化、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文化遗迹,岚山碑廓镇是春秋时期人称“神童”项橐的故里。宋元时期,设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在中国儒家至圣先师孔子曾在这里拜项橐(后人称为“圣公”)为师,岚山先属齐国,后来又分别归属于越、楚,秦、汉几国,直至唐朝莒州。现莒县。宋元至清初以界牌为准,岭以北属日照,以南归江苏淮安府。明初,建安东卫,为“四大名卫”之一;1742年,才把安东卫撤掉并入日照县,岚山全部土地才属日照。岚山号子的形成,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岚山头村形成于明朝洪武年间, 而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岚山是根据地和滨海军区军需物质集散地。也属于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