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类的生活具有社会性,人类需要感知与认知社会。而情绪作为社会认知的重要部分,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及现实生活的交流中是至关重要的。关于情绪的定义至今为止尚无一致的结论,一种在理论界被广泛认同的定义为:情绪是一种包括认知、感觉、动机、躯体、运动的多成分的复杂过程[3]。传统意义上认为,情感刺激信息传递给主要由丘脑,海马和杏仁核组成的边缘系统,并由它产生和表达情绪[4]。关于人类情绪的神经科学研究大都采用静态视觉图像为刺激来诱发情绪,而现实生活中人的情绪是千变万化的,并且引发情绪变化的原因可以是多种不同的刺激。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已发现音乐是可用来研究情绪变化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5]。因为,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大脑几乎参与了所有我们已知的认知过程,包括听觉、知觉、感受、思考、学习、情绪与记忆。音乐活动可以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可以模拟出各种刺激。同样大脑对于音乐的判断过程也是非常丰富的,这既决定了音乐是研究大脑理想的工具之一,也反映出通过不同音乐对大脑刺激的研究,是可以预测出市场的变化的[6]。这便是本篇论文希望解决的问题,大脑在有音乐刺激时所产生的活跃反映能否在音乐产品的推广中得以应用。究竟何种类型的音乐刺激对于人脑的活跃程度更为强烈。从而在市场上对于音乐的营销过程中,对用户音乐的选择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在服务类行业中,尤其是音乐类产品中,用户体验是可以作为其营销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一首歌曲作为插曲出现在影视或者广告中,往往会使用户的体验效果大大提升。人因工程研究表明,人们在产品选择过程中会追求熟悉性产品的选择,在音乐市场中熟悉性是否能够给人带来更加强烈的刺激,而熟悉程度是否与刺激的强烈程度有关。本篇论文将会用实验数据论证这一猜想。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巩固学习本专业相关课程,在实验中得以应用。将人因工程相关知识与音乐有关产品相结合,运用人因工程中相关脑电的研究方法,将音乐产生的情绪波动通过数据呈现出来。通过研究来促进音乐产品研发,为音乐产品的市场营销过程提供用户体验方面的参考。
1.2.2研究意义由于相关音乐产品在用户体验的直观反映中有所欠缺。而脑电作为直观数据可以量化音乐对于人的情绪等方面的影响,并且可以通过相关仪器测量。因此,本研究可作为沟通两门学科与领域的桥梁。将音乐的影响通过人因工程方法研究出的数据具现化,提供相关标准,将音乐与人因工程交互。
1.3相关文献概述
音乐与情绪相互关联,这曾经是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研究人员讨论的话题之一,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使这一古老议题带来新的改观。大脑在处理伴随着音乐而产生的情绪时,有低阶与高阶的阶段,低阶的情绪反应较为快速、直接,具有跨越文化背景,个体差异的特点,而高阶的情绪处理则涵盖了记忆、评估、决策等认知历程,和后天学习与人生经历有关[7]。美学家苏珊·朗格(SusanneLanger,1895–1985)曾经指出,音乐的许多形式结构都类似于人的情绪感受[8]。作为音乐心理学手册的编辑者,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音乐心理学家PatrikN.Juslin,多次系统性地阐述了认知及神经机制研究对于明辨该领域当前分歧的价值,此举所具有的代表性及引发的广泛思考,预示着音乐与情绪关系的讨论已步入认知及神经机制范畴为主导取向的新阶段[9]。国立台湾大学学者蔡振家在其公开课《音乐、演化与大脑》中论述了生物音乐学的相关理论,生物音乐学包含演化音乐学、神经音乐学和比较音乐学。从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