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广东二胡和江南二胡的关系问题,目前主流的说法是将广东二胡和江南二胡并列为二胡的代表流派。如冯光钰提出将无锡乐派的阿炳、江阴乐派的刘天华和广东乐派的吕文成并称“二胡三杰”;而二胡演奏家赵寒阳则直截了当地认为以二胡为代表的曲种中,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流传最广。这样,应该说将广东二胡和江南二胡并列为二胡的流派是经得起推敲的。
二 《雨打芭蕉》和《江南春色》中二胡的演奏技法
《江南春色》是在江南丝竹音乐和苏州小调的基础发展而来,是丝竹大师朱昌耀和马熙林先生根据苏州传统音乐《九连环》中的音乐素材创作的。乐曲旋律优美、风韵细腻柔和,是江南丝竹音乐的代表曲目,具备江南丝竹“柔”的标志性特点。《雨打芭蕉》的起源众说纷纭,但目前可考的是乐谱初现于丘鹤铸于1917年编纂的《弦歌必读》,此曲目活泼流畅、清新质朴,是广东音乐的代表曲目。在《江南春色》和《雨打芭蕉》中,二胡虽是主奏乐器,但在音域、音色和表现力中差异明显,对比起来具备相当的代表性和实践性意义。
(一)《江南春色》中江南丝竹二胡的演奏风格与技巧
《江南春色》作为江南丝竹乐的代表曲目,是在传统江南丝竹和苏南小调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创制出来的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其艺术风格也深深地打上了“江南”的烙印,风韵柔和、音色细腻甜美。总的来说,在二胡的演奏技巧上注重左手的“灵”和右手的“劲”,演奏风格上则着重体现“柔”的特点。
《江南春色》整个曲目共分引子、主题、主题变奏、节奏放宽和尾声,其中主题又分三个乐段,主题变奏分两个乐段,每个乐段虽手法多样,但简洁明快的特点却贯穿于整个曲目。如(谱例1)演奏时,食指要放到高音位上,然后由下向上滑动直到低音位上,把旋律带出,后小节用垫指滑音带出,时旋律有种圆润细腻的感觉,演奏风格的“柔美”体现的淋漓极致。乐曲中大量使用并频繁交替小连弓、小分弓和切分弓的手法,使音乐情绪活泼而富有动力,运弓长短交替,轻重缓急交替,加花变奏过程中更是体现了江南二胡演奏的许多技巧,乐曲由缓至急,以五度、八度为衬音,加之左手上的技巧,都体现了浓厚的江南风。这一部分每一句末的切分音见(谱例2),演奏第一个音时短而轻,演奏第二个音时重而长。另外,还要注意在运动快板中要一气呵成,除了那些重音之外,其他音符都要灵巧运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