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魏晋时期楷书
隶书经过东汉的发展到曹魏时期已经逐渐退出他的高峰,不再出现像东汉时期那样典型的汉隶,曹魏时期的隶书承袭东汉遗风而逐渐趋于程式化,比如魏国初的《上尊号奏》、《受禅表》及正始年间的《三字石经》,这些碑体的书法特点大都笔画尖挑,方头锐尾,结体与东汉时期相比略微拉长。这无疑也是为楷书的出现做了铺垫。直到曹魏时期钟繇的出现,才算早期楷书的真正成熟,当时的钟繇主要以他的钟繇三体闻名于朝野,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这样描述钟繇的三体:“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压书,相闻者也。”他的主要代表作有《贺捷表》、《荐季直表》、《宣示表》,这些楷书的特点大都省去隶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楷书,因为章程书主要用于上奏朝廷,说明当时楷书适用的广泛性,也为当时楷书在朝廷的发展做出了积极作用。他的《贺捷表》是向朝廷上的奏表,。钟繇的楷书,横画采用了“顿势”的笔法,使用了“硬钩”,捺笔写的直立,点化已是歛笔顿按,,这些特征有些是在隶书的基础上逐渐快些演变而来,有些是根据实用的特征加以改造,把正书笔画规则化、条理化。《宣示表》是钟繇最著名的楷书作品,但当时被王导衣带过江所丢失,所以流传至今的《宣示表》传为王羲之的临本,其作品笔体平正整肃,隶意殆尽。《力命表》形体偏扁方不及《宣示表》那样平正,笔体有跌宕之势,疏瘦自然,还有残存隶意。《荐季直表》姿势横扁,饶有隶书笔意,其结体颇显松散又带有隶书笔意,其中笔画中有许多肥笔,尤其竖画更为明显,这与“胡书瘦”的特征并不吻合,大概是与后期临摹失真的缘故造成的。结体上出现左低右高之势、体侧多姿。正是因为洛阳新风的缘故,此时的书法出现了许多新体的特征,出土的墨迹简牍书法以及一些碑刻也大多都是楷书隶书相杂。
与此同时的吴国楷书基本上与曹魏有相同的发展路径,吴国的楷书墨迹,以《朱然名刺》的楷化程度最高,隶意最少。由此可见楷书的到来是个必然的趋势。
到西晋时期这时候的楷书面貌可以从楼兰出土的一些楷书墨迹探知,此时的楷书虽然不是上层书家的作品,但也可以从这些出土的墨迹中看书楷书在这一时期的演变。较为典型的是《三国志,吴书》甲、乙本,甲本要比乙本的楷化程度高一些,楷书笔画书写精整,用笔沉稳有力,一丝不苟。竖画、撇画顿锋起笔,是方头,捺画收笔顿按,结体演进,疏密匀称。楼兰文书中的楷书,一类是隶意教浓的古体楷书,另一类是新妍的楷书,这些书手在书写的时候有一定的临本,例如《急就篇》,说明了当时的书手也在追求流行于当时的新体楷书风格。
1。5 东晋楷书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楷书发展到东晋则迎来了一次祛古尚新的大转变,这时候的主力人物主要是当时的王羲之父子。东晋南迁,当时的玄学之风南流,士大夫抛弃了两汉经学传统,重新解释天道自然,提出“贵无”的思想体系,这种以老庄为本的玄学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使玄学风靡,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文人士大夫中出现了以阮元、
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他们崇尚自然,以老庄为师,性情在自然中得到了极大的解放。正是这样的风气使艺术在这时候也得到了极大的转变。东晋时期的书法风格大体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以王廙为代表,第二阶段一王羲之为代表,第三阶段则是王献之的新妍书风。东晋时期的楷书是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钟繇楷书还存在较多隶意,字的结体比较宽结,用笔翻挑,笔画中还存在着肥笔,王羲之在他的基础上变翻挑的笔画为一拓直下,结体纵向拉长,完全出去了钟繇残留的隶意,他的代表作主要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赞》一系列的小楷作品,这类作品改钟书之翻为歛,写横画往往起笔轻,顺势铺毫走笔,收笔出略重,字形易扁为长,与钟繇相比,王羲之的楷书端庄精致,将楷书的笔法、笔意、结构推到形巧而势纵的新境界,到了东晋第三阶段的书法以王献之为代表,谢安尝问子敬:“君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王献之自认为超越其父的书法特点便是在王羲之的基础上讲书法风格的新妍推到一个新高度,他的楷书相比之于其父,结体更加欹侧,字的重心上移,笔画瘦长。王献之写小楷,结字有疏有密,姿态亦正亦斜,各今字之真态,与王羲之小楷比较,王献之能够从遒整的楷氏中跃现出散役自然的风姿,这便是他的特点所在。其代表作有《洛神赋》、《二十九日贴》。,此贴行楷体,结体沉稳,笔画丰满,撇画有翻挑之态,结体欹侧又遒整,由于斜向的笔画较为开张,为遒整的姿态增加了几分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