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东晋尺牍楷书相对的便是东晋的铭刻楷书了,秉着庄重的原则,碑刻楷书的新妍程度一般要晚与尺牍楷书,在东晋时期碑刻楷书和汉魏时期一样,还处于隶书时代,但这一时期的碑刻隶书也不是完全继承汉魏的隶书风格,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造。东晋的楷书总体上从“斜画宽结”变为“斜画紧结”还存在较多隶意,由此便可以了解东晋碑刻楷书的演变过程。从东晋的诸多家族书法中可以看出,东晋隶书的方笔程度在不断加大,到了晚期则直接采用草率的隶书。而在此时的铭刻隶书中值得一提的是东晋时期存在的楷隶交叉的变态现象,首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
其一是从隶书这一角度来说,隶书一直是当时人们铭石书的主体,在汉时,铭石书基本上就是隶书的代名词,到了东晋,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风格达到了一个新妍的高度,这时候人们还不太擅长写新妍的楷书,而在铭石的时候意在写楷书,却有意无意的受传统隶书的影响,于是铭石书出现了,整体看起来像隶书,但隶书的笔画不再像东汉时期那样有较长的笔画,而是出现了方角,此时的《爨宝子》、《张镇墓志》就是这样的楷书。
其二是楷书夹杂隶势因为当时采用的俗笔楷书还残留着隶意,或许是为了古意而故意添加隶笔,与当时士大夫间流行的楷书相比明显显得古质,这一类楷书的特点是碑刻整体呈现楷书的样貌,但在某些笔画上添加了隶书的顿按翻挑等。比如东晋晚期的《夏金虎墓志》已经有很少的隶意了。论文网
彰显东晋楷书发展的另一条线索是东晋的方笔隶书,在东晋的前期已有方笔隶书,失去了汉隶的舒展姿态,放的见棱角,形态上呈现出方厚的端倪,到了中期出现了像《王丹虎墓志》那样的方笔隶书,这时期的方笔隶书楷氏要比早期的浓一些。东晋晚期的方笔隶书则加强了隶书的“翻挑”和“飞扬”,完全成了方笔隶书的一种“漫画像”。例如此时的《爨宝子墓志》。
东晋的方笔隶书虽然从早到晚有他自己的发展历程,但总体上有这样一个特点:
笔画方厚平直,掺杂楷氏,结字平正,这既然是东晋上流社会的采用的正规隶书,无疑也是这一时期碑刻书迹的一种主流了。
南朝的书法风格总体继承二王书风而来,以二王为主归,直到梁武帝崇羲抑献,提倡复古的思想,开始抑制王献之的新妍书风,以钟繇为学习对象,但当时条件有限,没有达到学习钟繇的目标,反而是王羲之的书风又再次风靡。南朝的铭石书体承袭东晋的发展在南朝彻底完成了有隶书向楷书的转变,此时的铭石书体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草率的楷书,此类楷书大多单刀直刻,不经书单,笔画箭头锐尾,结体平正宽结。
第二类是具有隶书遗韵的方笔楷书,这类楷书的特点笔形方锐,撇、钩一类的笔画保持翻挑,虽然横画已是左高右低,但结体呈现横平之势,以《爨龙颜碑》为典型,《刘怀民墓志》也归为此类。
第三类是典型的楷书,这里楷书以斜画紧结为特征,在南朝的碑刻墓志中存量较多,是这一时期的主流风格,他们各有各的特色。《瘗鹤铭》奇异遒润,雍容大度,《吕超静墓志》柔和研媚,端庄秀丽。
以上楷书在南朝的发展说明二王的影响已经渗入到了南朝的铭石体中。
2。 北魏时期楷书
2。1北朝社会背景
北魏拓跋氏是在马背上得天下,北魏建国后拓跋部落开始了分土定居的生活,由游牧经济转向农业经济,社会形态由氏族制进入封建制,随着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在北方建立割据政权,胡文化进去汉文化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胡汉文化的冲突。代表草原游牧文化的胡文华,和代表农业文化的汉文化,虽然冲突不断,但也会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北方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以汉人为主的中原、关中地区,其在与汉人杂居的过程中,逐步接受了相对先进的汉族政治制度、生产技术和语言、服饰、生活、习俗,从而最终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最明显的就是北魏孝文帝大规模的推行汉化。恢复太学和小学,除了吸收汉族地主子弟,也大量吸收胡族贵族子弟入学,并且废除了一些胡俗,接受汉文化的传统儒学,因此汉化程度大大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