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设计层面上,根据道路走向,清晰的分为两条道路,沿着文化和自然两条道路走进焦山给人们创造的世界。选择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木质飞檐的凉亭,承接着文化馆廊桥等等,道路流畅。码头造型新颖不枯燥,亲水平台视野开阔,自然路线偏于现代化,露台地面莲花样式及连接着荷花池上的蜿蜒的小路,呼应着禅道寺院佛教文化。相互共荣,相互延伸,相互呼应,达到设计的整体感和艺术感。
4。2 设计要点
在建设生态环境中,设计主题的连贯性和交融性,以及它们对整体自然景观的阐释,都要存在于设计中;在设计中需要拥有具有个人理念的设计元素,在本设计方案中,有两条主线。
其一是自然主线。其中一部分是亲水临江处。码头的造型略作处理,在临江远眺之际,也可以乘舟泛江,方便游人展开休闲放松的活动;曲折的水上木栈道,保留了原本的栈道景观,人们立于江上,感知生命,能够感受苏轼笔下的逝者如斯的大江文化。亲水平台着重在安全的前提下,让人们近距离与长江接触。休息的平台的花坛选择延边为座可见周围的四季之景。在行走在景区中间,会经过荷花池和水上森林,契合人们对于景观的了解。
其二便是文化线,主要建筑便是文化馆,内部展示了镇江文化发展史,镇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可以让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了解历史。沿着馆藏一路行走,经过承接着文化馆的前后的廊桥,也会有不同的风景。
在所有的设计中,设计物的摆置不可太多于喧宾夺主。即使需要强调文化的主旨,但是万物的本根便是自然,绿色仍然是主要的色彩,植被依然是主要的角色。
4。3 设计分析
4。3。1 区域节点分析
在设计焦山滨水景观的过程当中,面积较大,在进行空间的规划和小品设计安置的问题上,是设计此方案的一个难关。本方案在平面图的分配和设计中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改,最终将设计定于一个范围中间。
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符合主体的自然特性。将设计平面中的道路划分为三条路线,共两个出入口,路线流畅回路清晰,贯穿整个区域。
(1)入口区
主入口区为大理石拼接铺装,入眼主体物为花坛,中间种植镇江市市树广玉兰。整个花园即为码头,在亲水的滨水设计主题的前提下,整个空间为开放性,便利于游人的观赏娱乐。码头造型为太阳的发散状,方便于船只的停靠和管理。
(2)水上栈道和亲水平台区
滨水景观设计,其中较为有特色的便是此两处。水上栈道曲折蜿蜒,周围水生植物茂密,形成了保护空间,更有着良好的观赏性。栈道表面由水泥和木质交替形成,在视觉角度上,避免了审美的疲劳,产生了高低错落相互交叉的艺术美感。亲水平台空间广阔,素有临江远眺的悠远的历史感。亲水平台上放置石凳石椅,便于游人休息观赏。整个平台由灰色大理石组合铺装,大气而宁静。与江水的颜色的相呼应。
(3)休闲娱乐区文献综述
休闲娱乐区设有独特造型的景观座椅,造型具有艺术感,木质结构和整个主题统一。果园区,即采摘区,内部种植了大量的桃树等果树,自然与人们之间的互动,将不仅仅局限于自然欣赏之间的交流,还有采摘的乐趣。果园中间的眺望台,可以观望整个景区的风光。荷花池和水上森林,相互连接,与水路相通连贯。
(4)历史文化区
由文化长廊连接着文化馆,将整个历史的文化的发展融入在整个文化馆中,一路行走过去,可以对整个文化有一些独到的自我见解。对历史文化有些许了解。文化长廊从结构上看,类似于廊架结构,上面覆有玻璃材质,起到了遮风挡雨的物理性作用,对长廊中的文化古物有着良好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