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结字之法,须点画之间相互呼应,顾盼有情,回抱照应,纵横得势。蔡邕《笔势》中也说:“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相递映带,无使势背。”例如《我生帖》中 “无” 字,其字上宽下窄,有一种覆俯之意; “我” 字左下方重复的两个“撇”相互揖让,布局合理;“我生之” 、 、 三字,由伸变缩,且篇中重复却不相同,各有特点变化;“后” 、 “汉” 、“祚” 、“衰” 四字,带斜而不失其正;“尚” 、“无” 二字的点画彼此呼应,且其起笔收笔向内侧倾倒;“我” 、“生” 、“无” 、“衰” 四字横画,起笔略重,有节奏感,并呈飞动之势;“后” 、“汉” 、“衰” 三字通过奇正的变化,以奇得正,显得生动自然;“我” 、“之” 、“后” 、“衰” 四字之中的“捺”为了取势,都用了合势,在伸缩开合之间富有变化;“尚” 、“为” 二字,出钩随势而为,不拘一格;“后汉” 、 二字,在字平正的基础上,微妙的挪动,并变换了一些点画与偏旁的角度与位置,使得字的形态各异,自成姿态。其全帖十四字,没有重复的点画、单调机械的平齐与一样均匀的分布;无论横画竖画,在形态角度上都富有变化,有疏有密,显得生动活泼而富有朝气。其中,“之后”二字牵丝连带,以虚为实,虽为虚笔,然而把字形结构中的笔画,有意无意的连结起来,使之显得生动自然、姿态横生,浑然一体。

    (二)笔法

    汉代是我国书法艺术上一个关键性的奠基时期。它“汉承秦制”,汉初的小篆、隶书仍作为了汉代通用的书体,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但却又与秦代书体有所不同,因此有“汉篆”、“汉隶”的称谓。特别是隶书,在发展中逐渐完成定型,并成为了占统治地位的书体。与此同时,楷书、行书、草书都是由隶书之中演变而来,至此,汉字的各种书体基本具备,为书法艺术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其中,章草还保留着隶书的笔画与形迹,如仍有波磔,每个字独立不牵连,实际上是隶书的草率写法。今草却已完全脱去隶书笔意,是章草的进一步“草化”,上字与下字之间的笔势往往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作了许多省略假借。

    东汉时期的书法风格仪态万千,且其载体形式多样,书体俱全,尤其恒、灵二帝时期碑刻多丰、千姿百态,时代特色十分鲜明。东汉时期的楷书,往往混杂于通篇的行书、分书以至草书作品之中;东汉时期,隶书由早期承尚古隶的形态,到中期的成熟以及再到晚期的规整化的鼎盛;而草书在东汉发展尤其迅速,尤其是到了东汉晚期,特别是桓、灵时代,已蔚然成风气。而蔡文姬所处东汉末期,且其父书法造诣很高,她得其父真传,在那样的时代文化下,所受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其书法作品中不仅混杂有楷书的笔意,还带有隶书的笔意,是十分多变杂糅的。

     

  1. 上一篇:沈尹默书法教育观刍议
  2. 下一篇:浅谈《石门颂》的临摹与创作
  1. 从摩崖石刻浅谈中国北朝书法艺术

  2. 徐汇滨江规划展示馆会展设计

  3. 从傅山书论管窥当代书法中的丑书现象

  4. 浅谈后期制作在动画短片...

  5. 毕业设计《打羽毛球的少年》油画中的动与静

  6. 《心花鹿放》鹿角元素装饰画创作

  7. 以《厍狄回洛夫妇墓志》...

  8.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9.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0.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1.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2.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3.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4.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5.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6.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7.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