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字格”、“斫磨”解析
(一)“字格”
唐张怀瓘《书断》中首次提出“神、妙、能” 三格,将书法风格以品第形式定格下来,经过唐后期李嗣真发展,在神妙能三格上又首次提出“逸品”,对于逸品又定义为“偶合神交、自然冥契”。字的格调需要从书法风格、笔法、笔病、书法品评等等综合考虑因素下的结果,而在窦蒙《述书赋》(语例字格)中窦蒙进一步诠释了120个概念“字格中:凡百二十言,并注二百四十句,今本止一百言,注一百十句” ,与原注不等)的内涵。其中提出了书法美的各种类型,把观赏和领悟的感性体验加以综合和概括,从而形成常有普遍性的美的范畴,并分析了彼此的类别与联系,金学智先生在他的《中国书法美学》中将其分为几大类:
“风格:天然、忘情、斫磨、质朴、文、武;
书体美:正、行、草、章;
鉴赏:神、妙、能、圣、精、逸、古、高;
品评:体裁、意态、有意、专成、成、法、典、则、偏、礼;
笔意美:伟、老、喇、秀、秾、雄、媚、茂、丰、丽、实、润、轻、妍、拙、 沉、 重、 壮、纤、瘠、讹;
笔势美:鲁、飞、动、闲、駃、慢、放、拔、郁、爽、峭、峻、险、宏;
结字:稳、紧、密、宽;
笔病:嫩、薄、强、浮、浅、艳、怯、畏、熟、疏、雌、干、滑、肥、瘦;
布白:散、束、不伦、枯槁。”
此划分从9个方面,归类探索,但限与其字格中其意相近者多,因此在此不再细分,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语例字格)的“字格”定义为:“字的品格与格调” 。
(二)斫磨
唐窦蒙《述书赋》(语例字格)中对于斫磨一词的注释为“错彩雕文,方申巧仪” ,“错彩雕文,方申巧仪”:斫磨:指雕凿摩拟。斫为砍削,指雕凿;磨为打磨,指摩拟。错彩雕文:谓交错综合,饰以文彩。这样方能伸张其“巧妙”。《述书赋》批评摩拟右军书迹作为真迹云:“忘本世心,余所不取。何哉?且得于书法,失于背古。是知难与之浑朴言,可以为斫磨主矣” 。错彩雕文,方申巧仪,中有两大美学特色:
1.错彩
具体指错彩镂金。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灵运书如芙蓉出水,颜延之书如错彩镂金”,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错彩:指雕刻金银,绘五色,装饰的十分华丽,多出于宫廷制作工坊,更多出现于青铜器的制作,铜器制作完成,饰以华丽装饰。后又多用于陶器绘制中,皆指经过装饰把物品推向华丽,此处借指书家在内在“巧思”之后借助高超的技法得以完成。
2.雕文
雕,雕刻,雕凿;文,通纹,纹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讲:“视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指物体表现的纹理与装饰,具体指金器镂刻与文玩制作中,亦是指将物品装饰的美丽,此处借指书家高超的技法要求。
因此,“斫磨”格调里面所体现的内在“巧思”与外在“技法”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华丽奢靡的宫廷格调,雄浑端正的庙堂格调,娴雅萧瑟的林下之风格调、温文尔雅的书卷格调和古拙浑厚的金石格调。
二 “斫磨”格调五例
东汉赵壹《非草书》中载“书之好丑,在心于手,可强为载”,说出书法之美恶,在书家心里的构思与技艺的表达;唐孙过庭《书谱》中载“好异尚奇之士,玩体势之多方;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赜”,亦说明书法之好坏于书家内心之构思密不可分。“斫磨”一格中正好体现出书家内在的“巧思”与外在的“技法”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