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例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划分,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急救护理,观察两组论文网抢救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2。2百分号,明显低于观察组93。8百分号,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一定要采用急救护理,以最大限度对患者生命予以挽救,降低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b)-0133-03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emergencynursingforpatientswithtraumaandhemorrhagicshock。Methods72caseswithtraumaandhemorrhagicshockadmitt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3toJanuary2014wereselectedasthesubjectsandtheirclinicaldata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Thepatientsweredividedintothecontrolgroupandtheobservationgroupwith36casesineachinaccordancewiththenursingmode。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bytheconventionalnursing,and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bytheemergencynursing。Andthesuccessrateofrescueofthetwogroupswasobserved。ResultsTherescuesuccessrateofthecontrolgroupwasmuchlowerthanthatoftheobservationgroup(72。2百分号vs93。8百分号)with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Emergencynursingshouldbegiventothepatientswithtraumaandhemorrhagicshockinordertosavethepatientstothemostextentandreducethemortality。
[Keywords]Trauma;Hemorrhagicshock;Emergencynursingeffect
创伤失血性休克即机体遭受创伤后液体。血液大量流失,缺少有效循环与微循环灌注,致使组织处于缺氧。缺血状态,导致代谢紊乱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1]。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属于危急重症,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抢救会影响生命安全。伤后首个24h是创伤后出血致死的主要原因[2],此时机体处于酸中毒。血容量低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状态中,因此一定要尽快抢救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为其提供优质急救护理,确保抢救成功率。本文为探讨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现选取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急救护理。对照组患者中21例为男,15例为女;年龄为16~69岁,平均(41。6±7。4)岁;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12例,闭合性损伤24例;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20例,高空坠落伤7例,锐器损伤6例,3例为其他。观察患者中20例为男,16例为女;年龄为16~69岁,平均(41。6±7。4)岁;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23例;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19例,高空坠落伤8例,锐器损伤7例。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诊治。心理护理等。患者进入该院后即刻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开放静脉通道,而后行对症处理。观察组行急救护理,具体如下。
1。2。1紧急处理首先使用清洁敷料或者无菌敷料对患者行紧急加压包扎压迫止血处理。受到创伤的影响患者多疼痛剧烈,而这种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源性休克,因此一定要及时采取止痛处理。可肌注50~100mg杜冷丁,但需注意若患者存在胸部损伤则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此时不可使用杜冷丁,且对于颅脑严重创伤患者一定要慎重使用杜冷丁,避免诱发呼吸抑制。若患者腹部创伤不明亦需慎用杜冷丁,避免对真实病情有所掩盖,导致误诊。静脉给予心血管活性药物时应控制好药物浓度与滴速,每间隔15min对血压予以测量,结合血压对滴速予以调节,确保其正常与稳定。
1。2。2对静脉通道予以构建若患者创伤后出血且休克,应于上肢浅表大静脉处使用套管针(20号至22号)对静脉通道予以快速构建,时间应控制在入院后10~15min内,若患者需对中心静脉压予以监测或者存在难以穿刺现象则需由麻醉医生于颈内或者锁骨下行静脉置管[3],对静脉留置针予以使用,上肢静脉为主要选择,穿刺于近心端,若患者存在穿刺困难现象则及时切开静脉。为患者输注晶体液,滴注速度为2500mL/h,对血液与胶体液予以合理使用,在输注过程中应对糖皮质激素。碳酸氢钠等予以合理使用,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予以密切监测,同时记录尿量,对休克控制状况予以了解,避免诱发心力衰竭或者肺水肿等。1。2。3确保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患者平卧,将其衣服解开,将气道畅通,及时将呼吸道。口腔异物及内分泌物清除。若患者有活动假牙则需将假牙取出,将头向一侧偏,若患者由于昏迷或者喉头水肿而出现舌后坠现象可使用舌钳拉出或者置入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必要需即刻切开或者行气管插管,同时行面罩或者鼻导管给氧,控制氧浓度在45百分号以及氧流量为5L/min,对缺氧状态予以有效改善。若有必要需切开切管。气管插管以及使用呼吸机等。对氧气管予以随时检查,避免堵塞,对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了解患者缺氧状况。若患者呼吸或者心跳骤停需即刻开展心肺复苏术。
1。2。4体位护理为确保呼吸处于通畅状态,防止脑水肿症状,对回心血量予以增加,应对休克体位予以保持,抬高躯干和头部,角度控制在25°左右,抬高下肢约20°。若患者休克循环稳定性差,应避免频繁搬动或者翻身患者,避免加重休克或者致使血压波动,致使患者死亡。与此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病情,每间隔15min测量患者血压和脉搏并做好记录。若患者情绪不安且烦躁,尿量少。血压降低。脸色苍白。头晕。呼吸急促以及心慌等应避免搬动患者,并行立即抢救。
1。2。5快速止血依据患者出血位置对止血方法予以使用,若患者为下肢创伤为开放性则使用高位扎止血带,每40~50min放松一次,以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并抬高患肢减少出血。开放性伤止血可采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若为广泛性创面出血则可使用纱布填塞加压包扎。一定要做好及时止血工作,不仅可快速开展导尿管留置。备皮以及普鲁卡因。破伤风以及青霉素皮试等术前准备工作,而且还能够对休克予以有效纠正,同时快速扩容。
1。2。6对患者病情行动态观察①生命体征:主要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进行监测,同时还要做好细致记录。密切观察脉压差。呼吸。血压以及脉搏变化,因通过这些参数可尽早对休克予以判别,同时监测患者病情发展。一般而言在休克早期患者脉搏多表现为细速,而到了晚期则由于心搏无力会出现无法触摸脉搏或者脉搏细弱现象。休克程度通常直接相关于血压下降幅度。若患者脉速血压突然降低且脉压差缩小幅度增大则警惕患者病情加重,需及时通知医生并行积极抢救。②意识:早期休克患者其脑部细胞仍较为兴奋,可能会出现激动。焦躁不安以及烦躁等情绪,且上述表现随着休克加重而更加明显,此时大脑皮层不再处于兴奋状态,而是转变为抑制状态,患者有意识模糊。表情淡漠以及反应迟钝等表现,更有甚者出现昏迷现象,这提示患者已经处于病情危重状态,需尽快抢救。③微循环系统:需对患者皮肤温湿度。颜色等行密切观察,同时还包括肢端。面颊。甲床以及口唇等,通常若脉搏。血压出现变化之前肤色会出现变化,当血压脉搏变化之后便又会恢复。该研究中72例患者均表现出程度不一的口唇或面色紫绀或苍白。口渴,同时四肢微冷。④尿量:对于休克患者而言尿量变化为敏感性最强的监测指标,同时亦可对肾脏血液灌注状况予以有效反映。少尿标准为20mL/h以下,这说明患者休克。因此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对于休克患者一定要对导尿管予以留置,对每小时尿性状。量以及颜色等予以观察,同时做好出入量准确记录。⑤中心静脉压:密切观察患者中心静脉压变化,并据此对输液速度予以随时调整,避免诱发脑水肿以及心衰等并发症。
1。2。7心理护理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而言外伤多为意外且突然发生,此时患者意识清醒,且意外发生之前不存在前驱期或者先兆[4],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创伤患者没有丝毫心理准备。再加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多存在并发症类型多样。病情恶化进展快的特点,患者易出现程度不一的不良情绪,包括恐惧。抑郁。焦虑以及紧张等,而这些负性情绪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病情导致加剧,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对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性格特点。情绪改变等予以了解和评估,制定心理疏导方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若有必要可使用相应药物,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迎接治疗,便于抢救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1。2。8基础护理由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因此一定要确保患者处于绝对卧床休息状态,可半卧,便于引流腹腔积血与积液,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感冒诱发感染。测量患者体温,如过低可开空调提升室温,需控制在21°左右。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使用热水袋,但是一定要避免烫伤。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由于休克患者多存在腹腔中损伤或者骨折等伴随症,需采用手术疗法,因此在抗休克时需快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比如做好凝血四项与血型检查。确保护理操作轻柔。快速。准确,提升患者舒适度。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将其身上污染物与淤血等清洗干净,确保皮肤处于干燥与清洁状态,定期翻身,避免出现压疮,若有必要可提供气垫床。为患者提供口腔护理,若口腔中存在破裂现象则需于进餐前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3次/d,避免出现口腔感染。由于患者需对导尿管予以留置,因此需定期对引流袋予以更换,同时使用碘伏对会阴部位予以擦洗,2次/d。若患者留置腹腔或者胸腔引流管需对引流液量与颜色进行观察,固定管道,确保其通畅性,及时更换污染敷料。
1。2。9对急救护理记录予以完善对于急救护理全过程应做好记录,且确保记录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客观性以及准确性。内容应包括患者入院与医生抵达等时间。抢救具体过程。采取的护理措施。药物使用情况。出血量。病情改变。瞳孔。生命体征以及光反射等[4],便于后期具体诊治并提供法律依据。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对所有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用n(百分号)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用χ2检验。
2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过上述抢救护理与相应治疗后26例获救,抢救成功率为72。2百分号;观察组30例获救,抢救率为93。8百分号,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345)。其他患者均死亡,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与呼吸衰竭。
3讨论
由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且发展快,因此在处理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并发症,尽力对患者生命予以挽救。在此过程中需注重急救护理程序的使用,一定要确保其规范性,年资高护士或者护士长为指挥人员,分工明确后紧密配合,有序开展抢救护理,促使抢救成功率大幅度提升。比如将抢救队伍中人员分为几个小组,包括呼吸道小组,管理生命体征小组,管理药品小组。机动小组等,明确分工,确保各个小组能够各司其职,且在抢救过程中配合紧密,确保抢救工作的有序性与顺畅性。同时,抢救护士操作娴熟度一定要高,同时还要求具备高度责任心与抢救意识,准确对患者病情予以评估,采取相应护理配合,合理使用各项抢救药物与器材。由此要求抢救护理人员需具备高度抢救意识,且思维要敏捷,能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且提出独到见解,对于各项护理操作积极掌握。部分学者[5-8]在其研究中尚未提出完善急救护理记录措施,内容应包括患者入院时间。医院诊治时间。抢救伤情的具体流程。采取的护理措施。使用的药物。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瞳孔变化。出血量以及病情改变等。本文认为该措施具有必要性,不仅便于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还能够作为法律依据使用,可靠性较高。此外,由于创伤患者病情危急,生命受到极大程度威胁,且即使存活也有可能要面临外貌毁坏以及肢体伤残等问题,不仅导致生理创伤还会诱发心理创伤,产生焦虑。恐惧以及不安感,而上述负性情绪会加重病情。因此,抢救护士一定要保持冷静与沉着,在开展护理操作时确保有序进行,有条不紊,积极获取患者信任,需操作熟练。态度和蔼以及技能高超,促使患者心理压力得以缓解,对患者及其家属表示同情与关爱,同时给予充分尊重,及时将抢救信息告知,提升患者与家属配合度,便于抢救的顺利开展。在该研究中抢救成功率高达93。8百分号,王超[6]在其研究中为96。7百分号,研究相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一定要开展急救护理工作,以提升抢救成功率,然而由于本文研究例数有限,且急救护理措施仍需完善,故而仍需后期深入研究。
72例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