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门急诊输液室是医院门急诊部不可或缺的输液部门[1]。由于门急诊室的特殊性,需要通过机械式的就医流程,花费更多的时间到达科室,往往患者的焦躁情绪较为明显[2]。临床实践治疗发现加强护理干预以改善门急诊输液患者的焦虑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研论文网究选择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门急诊输液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门急诊输液患者的焦虑状况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丰富临床经验,具体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100例门急诊输液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患者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36。63±2。43)岁;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37例,女13例,患者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36。29±2。63)岁。所有患者输液时间均≥3天,且无心理障碍等疾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干预:身为护士应时刻面带笑容,态度和蔼,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另外,护士应该主动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主动安排输液床位或座位。在输液前主动讲明药物名称。目的。效果。大概输液时间。输液速度等其他相关信息,使患者心里有数,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安抚,以冷静。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2)穿刺及输液过程的护理:由于输液过程存在入侵性,因此护士应在输液前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提高穿刺技术,保证穿刺过程一次成功,减少患者的疼痛以及紧张心理。在输液过程中,增加巡视并且多与患者交流,一方面抚慰了患者紧张的情绪,同时也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3)输液后护理:输液结束后,护士应温柔的拔出针。同时嘱咐患者正确按压穿刺部位3min以上,最后确保无任何不适情况可离开医院。
1。3疗效观察所有患者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由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讲解,并且分别于输液进行前以及最后一次输液结束时进行调查。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干预之前,两组的SCL-90因子阳性率结果表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敌对性。焦虑。恐怖。抑郁。人际关系。躯体化及其他七个方面阳的性率明显降低,而对照组与护理前相比较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CL-90因子阳性率比较[n(百分号)]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门急诊输液室的患者往往病情繁杂,且通常伴随着随机性与流动性[3]。同时由于输液存在侵入性,给患者带来了疼痛以及不舒适感,输液也对患者的活动空间进行了长时间的限制,因此许多患者普遍伴随着焦虑。情绪抑郁等情况,不仅影响了护理的安全性,也会引发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不满[4-5]。而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是通过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穿刺及输液过程的护理及输液后护理等使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精神都达到舒适状态,从而有效缓解了患者的情绪[6]。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敌对性。焦虑。恐怖。抑郁。人际关系。躯体化及其他七个方面阳的性率明显降低,而对照组与护理前相比较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应用护理干预疗法改善急诊输液患者的焦虑状况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护理干预使患者的心情得到放松,减少了不良情绪的发生,同时避免了护患纠纷,使就医过程更加和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门急诊输液患者的焦虑状况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增强护患沟通并且减少了护理纠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护理干预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