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化护理对急诊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急诊患者的病情一般病情变化迅速,情况较为严重,随时涉及生命安全,因此对其护理过程也是相对复杂,需要谨慎处理[1]。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急诊医学越来越重视,急诊工作的水平体现着一家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的窗口和门面[2]。论文网在的急诊科中,需要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实情的急诊护理方法,便于更好更快地发展急诊医院,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急诊科收治的5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都符合急诊医学诊断标准。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0例,对照组252例,观察组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7。2±8。7)岁,对照组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7。4±8。4)岁。两组的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流程观察组按照流程化护理对患者进行抢救护理措施,要求科室内部要制定相应的急诊护理流程,急诊室要时刻保持准备状态。在接到下级医院的求救电话时就要做好各项准备,保持与下级医院的通话状态,了解患者的最新情况。在下级医院将患者送到医院时,要迅速将患者进行转移,动作包保持轻柔。平稳。迅速,要让急诊科做好抢救的准备。
对于流程化护理,还要建立急诊绿色通道,急诊护士要在急诊门口接诊并迅速将患者推入急诊室,接诊医生要根据初步判断要求分诊护士做好术前准备,并填写转运交接单,做好记录。在流程化护理中,要完善急救流程,做好病情的准确评估,做到“定时。定位。定人“。定时是指在1~2min内供氧。3min内测血压,5min内做好血样采集。建立静脉通道。做好心电监护;定人是指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及其他护理人员进行协助抢救;定位是指根据疾病的初步判断进行针对性治疗,比如控制感染。实施手术。药物治疗等。
在人力安排上,流程化护理要求遵循等级责任制,要综合考虑护理人员的学历。经验等因素,将医护人员合理分配给流程化护理病人。要统一病情评价指标,创伤程度采用ISS评分,最高分为75分,如果ISS评分超过16分就可以判断为严重创伤[3]。
对于对照组而言,要求按照常规的抢救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按照医嘱,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做好相关的护理记录工作,做好每项数据的记录以便日后进行检查比较。
1。3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情况,统计出各组成功率。同时要做好急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调查,调查患者对护士及医护状况的满意程度。调查基础护理落实状况。护士行为状况。护理配合满意程度。护理技术等几个项目患者满意状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计量资料(x±s)进行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进行统计学意义分析。
2结果
按照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抢救时间为(50。1±5)min,对照组抢救时间为(58。9±8。1)min,显然观察组抢救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达99百分号,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程度也明显高很多,见表2。
3讨论
流程化护理是近年来临床上用的比较多的有效护理措施,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医疗诊治,这种护理措施是以患者为导向,以患者的要求达成为目标进行的病情可预见性护理,有利于护理工作快速有效的进行。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抢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了采用流程化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急诊时间,大大提高护理抢救成功率,有效避免人员浪费和时间浪费。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抢救技术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大于对照组,体现了观察组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而不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医护人员的娴熟技术和贴心服务显然更获得了家属的认可。因此,采用流程化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更值得被用于急诊抢救,其效果十分明显。
流程化护理对急诊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