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内镜下行胃肠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内镜下行胃肠息肉摘除术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论文网者手术前后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降低,而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行胃肠息肉摘除术患者手术前后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提高医院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18-01
胃肠息肉是一种良性肿瘤,是指胃肠道粘膜表面隆起的增生物。胃肠息肉在胃肠道各部为都可能有发生,其中,以胃及结肠息肉最为常见。目前,临床治疗胃肠息肉的首选方法是内镜下行胃肠息肉摘除术治疗,具有一次性切除。损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点[1]。舒适护理是一种创造性。整体性。个性化。有效的护理模式,通过从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灵魂等多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状态的一种护理模式[2]。本研究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舒适护理在内镜下行胃肠息肉摘除术中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1。3岁;胃息肉12例,直肠息肉8例,横结肠息肉5例,升结肠息肉3例,乙状结肠息肉2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0。8岁;胃息肉11例,直肠息肉7例,横结肠息肉6例,升结肠息肉3例,乙状结肠息肉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实施舒适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协助患者完成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胃肠镜等检查,充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病情,胃息肉患者术前禁水。禁食8h,肠息肉患者手术前要做好肠道准备工作。准备好手术器材和设备,认真检查,对仪器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良好。胃息肉患者术前15min左右给予口服利多卡因进行咽部麻醉,并做好药物敏感性试验;肠息肉患者术前15min左右给予阿托品0。5mg或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3]。
1。2。2心理护理:患者由于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影响临床治疗和护理,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诉求,并努力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与疾病和手术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宣教,使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帮助患者树立疾病治疗的信心,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1。2。3术中护理:患者取左侧屈膝位,将心电监护仪妥当后,给予患者吸氧护理,之后由麻醉师对患者实施麻醉,期间,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要及时。准确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对于患者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减少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1。2。4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仔细检查患者手术切口部位患者手术切口部位是否缝合妥当,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部位干燥。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必要时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检查患者引流管和尿管是否固定妥善,避免管道的扭曲。挤压。打折等,保证正常引流;观察患者有无呼吸道堵塞。喉头水肿。低血压。低血氧症等症状并做好护理工作;对于感觉明显疼痛的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治疗,减轻患者疼痛[4]。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发生情况,调查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小结
内镜下行胃肠息肉摘除术患者手术前后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提高医院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舒适护理在内镜下行胃肠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