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门诊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观察完善门诊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门诊科两个工作时间段为研究对象,第一个时间段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照组),第二个时间段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论文网的门诊护理管理模式管理,观察组进行完善护理管理,两个时间段随机调查患者各220例,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就诊时间。患者及家属对门诊护理满意度及门诊服务护理投诉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93。67±4。55)分,高于对照组的(87。28±8。44)分;观察组平均就诊时间(19。34±6。44)min。门诊服务护理投诉0,低于对照组的(28。45±7。34)min。5。00百分号;观察组门诊护理满意99。09百分号,高于对照组的89。09百分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门诊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减少误会减少门诊服务护理投诉,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感情,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7-0096-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7。051
医院门诊部是医院职能部门中主要的对外交流服务窗口,门诊部提供护理服务能够综合性地展现医院的医疗服务工作质量水平,提升医院社会知名度,并且为医院长远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1]。探讨加强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培养门诊护理工作人员良好娴熟的护理工作实践素养,不断开展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的创新管理,是门诊护士长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面对的重要问题[2]。本研究对本院门诊部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有病床300多张,日门诊量400多人次,其中专家门诊约100例次,普通门诊约300例次,门诊护理人员18名,其中2名为副高职称,4名主管护师,5名高年资护师,7名护士。分别在门诊输液室。换药室及治疗室等岗位工作;年龄19~46岁,平均(34。22±8。36)岁。本研究设立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照组),第二个时间段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观察组),两个时间段随机调查患者各220例进行对比评价。
1。2方法
第一个时间段(对照组)仍按照传统的门诊护理管理模式,第二个时间段(观察组)完善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注重门诊护士工作技能培训门诊护士长在开展基本工作的同时,对门诊部门的护士开展业务技能以及自身整体素质水平的培训与提升工作,接受门诊护理培训课程的人员包括各门诊护士。门诊导诊人员以及门诊轮转护理人员,培训内容为护理专业知识。基本患者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紧急情形下的护理工作应变实践能力等。理论教材及实践工作经验两相结合的开展相关的培训内容,将讲授式培训和护士之间的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升护士个人具备的护理工作能力操作实践水平。
1。2。2加强门诊护理管理工作(1)制定门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标准。对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具体涉及的各个工作细节制定出相对应的管理质量服务目标,增强门诊护士的护理工作的质量观点;践行门诊工作实施制度。(2)贯彻门诊部门护理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在日常工作流程中严格做好护理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持证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开展护理服务。(3)抓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尽量减少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护士长依照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相结合的手段,落实好门诊护理分工职责权属工作,敦促护理人员立足自身工作职责分项,完成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做好门诊护理工作日常交接班,保持门诊医疗工作空间之内所有药品以及医疗器械的最佳功能状态。(4)完善门诊护士例会制度,将院方制定的阶段性护理工作要求与安排进行及时传达,要求参会人员对会议内容展开详细的记录,针对过去工作状况展开适当的总结,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对其他护士的护理工作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展开借鉴。
1。2。3改良门诊护理工作模式(1)结合本医院实践工作中的具体境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标准化文件,以及优质门诊服务工作相关配套措施,将患者满意“视作门诊部门护理工作开展的基本目标,患者的地位视角思考相关问题,不断给予患者体贴入微的关怀以及充分的人格尊重,积极开展疾病预防基本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定时开展针对特定患者群体的专题讲座。(2)改良就诊环境,简化就诊流程,在门诊空间内部增设流动性护理工作岗位,增设候诊等候休息座位,安排专门护士实施挂号。分诊。导诊。收费处及预约的咨询工作,主动协助患者实施。必要的就诊手续办理过程,为患者提供门诊诊室空间区位指引,并提供到号提醒服务;为急诊。危重患者提供绿色生命通道“服务,为相关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医治提供便利性支持条件。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制度建设。技能操作评分等项目,满分100)。平均就诊时间。患者及家属对门诊护理满意度(包括技术水平。就诊环境。行为举止和服务态度等多个方面)。门诊服务护理投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应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的(93。67±4。55),高于对照组的(87。28±8。44);结果观察组平均就诊时间(19。34±6。44)min。门诊服务护理投诉0,低于对照组的(28。45±7。34)min。5。00百分号;门诊护理满意99。09百分号,高于对照组的89。09百分号(P<0。05),见表1。3讨论
门诊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种集医疗。预防。检测。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内设科室较多,是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医院的门户及对外窗口,负责各种检测及医疗服务,其护理质量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患者不仅要医护人员尽快解除其痛苦,还要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关怀,但是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着门诊护理管理质量,包括:门诊空间小,患者和家属混杂,医院门诊空间变小,各种患者与其他患者家属在门诊。挂号等科室接触,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出诊医生流动性大,多数医院门诊医生由各个科室轮流派出,并根据每日患者数量决定门诊医生的数量,造成出诊医生流动性大,非常不利于患者就诊;门诊患者需求各异,就诊患者年龄。性格。文化背景和教育程度不同,会对出诊医生提出各种要求,如果护理服务未达到其期望,容易产生护患矛盾甚至冲突;就诊流程繁杂,医院都有各种诊室和辅助治疗科室,存在很多就诊流程,并需经历复杂的就诊程序,反复排队和等待;人员管理分散,门诊护理纷繁,医生工作复杂,很可能因管理不统一导致门诊管理疏漏,容易互相推诿责任,成为门诊护理管理的不良因素;抢救设施配备不齐全[3-4]。
门诊护理管理有其丰富内涵,包括医护人员。抢救设施和运作等的管理,本研究通过分析门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护理管理,遵循护理管理的工作性质,掌握门诊的特殊性;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周期性门诊护理管理技能培训工作,有效促进医院门诊部门工作人员综合协调管理能力的有效提高,使其在突发疾病事件中能够及时采取最为有效的应对措施,得到患者给予的由衷好评,促使医院门诊相关工作职能能够良好开展;完善硬件设施是基础,如改造就医环境等[5-7]。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热情。诚恳的接待患者,真正缩小护患之间的代沟,取得彼此的信心,减少误解;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8-10]。结果显示,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的(93。67±4。55)分,高于对照组的(87。28±8。44)分;观察组的患者平均就诊时间(19。34±6。44)min。门诊服务护理投诉0,低于对照组的(28。45±7。34)min。5。00百分号;观察组门诊护理满意99。09百分号,高于对照组的89。09百分号(P<0。05)。
综上所述,完善门诊的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减少误会及门诊服务护理投诉,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感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完善门诊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