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儿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儿科监护室的护理方法,观察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情绪变化。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观察者患儿有5论文网例患儿出现焦虑。害怕。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其余患儿情绪平稳;对照组有17例患儿出现焦虑。害怕。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其余23例情绪平稳。观察者患儿情绪平稳率(87。5百分号)显著高于对照组(57。5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的情绪,有助于患儿康复。
31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55-02
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儿心智发育不成熟,在监护室治疗脱离父母的照顾会造成其心理的巨大负担,产生不安。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对治疗产生抵触感,依从性较差,严重者会拒绝治疗,影响其康复。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本院对重症监护室患儿加强心理护理,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各有患儿4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范围3个月-6岁,平均年龄4。5±1。2岁;观察者有男性患儿25例,有女性患儿15例,患儿年龄范围4个月-6岁,平均年龄4。3±1。3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所有研究对象均由其监护人同意参与。
1。2常规护理模式下存在问题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病情多较危,重护士工作繁忙儿。心理护理方面欠缺。加之患儿处于陌生的环境,与父母隔离,同时忍受侵入性操作。限制性治疗等,会造成患儿的心理应激行为。具体如下:①焦虑恐惧情绪,缺乏安全感,表现为哭闹不止,烦躁不安,找父母等;②暴躁行为,输液打针时拳打脚踢护理人员;③依赖行为,清醒时必须要父母陪同;④心理抑郁,担心病情不能痊愈,心理负担过重。
1。3研究方法
1。3。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儿科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方案,包括对症护理,健康宣教,告知患儿及其监护人合理饮食等等。
1。3。2观察者护理方法观察者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要做好患儿父母的心理工作。父母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对患儿造成影响,影响患儿的康复。因此,护理人员要首先加强对患儿父母的心理干预。护士应该在患儿入院时就对其父母进行健康宣讲,态度要温和,向患儿家属讲解探视时间等具体事务,消除家长的忧虑感,增强其治疗信心。对于家长的询问要耐心解答,若家长情绪不稳定,护理人员要忍让在线,并联系医生向其详细解释,避免造成冲突。②对于昏迷或较小。无认知能力的患儿,护理人员要主动照顾,要神情和蔼,平易近人,杜绝护理工作的机械化。对待各种治疗药对有认知能力的患儿进行结算,提高其治疗信心,消除其紧张感和抵触感。避免或尽量减轻医疗操作给患儿带来的痛苦。③若患儿出现分离性焦虑,护理人员要给予身体上的抚摸。搂抱等,以此来缓解患儿焦虑的心情。在患儿病情许可的条件下,给患儿带来其喜欢的玩具有助于患儿分散注意力,平缓焦虑情绪。抚摸接触可以安慰疼痛,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减少哭闹,提高免疫力。对于年级稍大的患儿,我们要向其解释治疗的必要性,要加强沟通交流,消除陌生感和不安感,增强患儿对痊愈的信心。对于暴躁倾向的患儿,护理人员要加以忍耐,不能出现不耐烦倾向,以避免刺激患儿。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鼓舞患儿勇气,治疗后给予嘉奖表扬,降低抵触。增加治疗依从性。④病房环境往往会对患儿造成束缚,使患儿感到枯燥。乏味,在加上病痛,会给患儿带来极重的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务必要保证重症监护室的整洁,可以配置儿童卡通的墙漆等,添设无安全隐患的经消毒处理的玩家,借此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安抚其烦躁情绪。⑤护理人员也要加强自身加上,在积极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要树立良好形象,和蔼的态度。护理人员要有真挚的同情心,要培养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害怕。抑郁。烦躁情况及焦虑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情绪平稳率。
1。5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平均值±标准差(χ±s),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后,观察者患儿有5例患儿出现焦虑。害怕。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其余患儿情绪平稳;对照组有17例患儿出现焦虑。害怕。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其余23例情绪平稳。观察者患儿情绪平稳率(87。5百分号)显著高于对照组(57。5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9。0280。003
3讨论
儿科重症监护室具有很明显的专科特色,收治患儿认知能力不完善,对父母依赖较大,而监护室无家属陪护病房,父母只能在探视时间进行探视,加之病痛。陌生环境。枯燥乏味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往往会造成患儿焦虑。不安。烦躁,严重者会产生抑郁,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的心理护理知识,树立和蔼的形象,加强沟通能力,并在适当的时机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我院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对儿科重症监护室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研究显示:经过临床护理后,观察者患儿有5例患儿出现焦虑。害怕。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其余患儿情绪平稳;对照组有17例患儿出现焦虑。害怕。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其余23例情绪平稳。观察者患儿情绪平稳率(87。5百分号)显著高于对照组(57。5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的情绪,有助于患儿康复。
心理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