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负面情绪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中92例静脉采血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论文网儿安静20例,安静率43。48百分号,有负面情绪的26例,发生率56。52百分号;而对照组患儿安静的仅7例,安静率15。22百分号,有负面情绪的39例,发生率84。78百分号;观察组患儿负面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采血工作,从而提高患儿采血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8-0115-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8。065

门诊中婴幼儿静脉采血的难度相对较大,患儿的配合度低,且患儿常伴有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到门诊静脉采血实施。因此,实施门诊静脉采血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穿刺技术,还需要掌握患儿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特点[1-2]。根据掌握的情况来实施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从而保障静脉采血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选取92例静脉采血患儿为研究对象,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负面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中92例静脉采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家属同意且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静脉采血,在参与研究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1个月~18岁,平均(3。22±0。52)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1个月~6。4岁,平均(3。45±0。63)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严格遵循静脉采血的无菌操作原则,实施静脉采血。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首先,体现人文关怀。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原则,护理人员需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获取患儿及患儿家属的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在了解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心理状况的前提下,选择正确的采血位置,避免采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要提高护理人员的静脉抽血准确率,护理人员在患儿进行静脉抽血时,要提高自身的穿刺技术及穿刺成功率,可有效降低采血穿刺失败率,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因此,在进行静脉采血穿刺时,护理人员要尽量排除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根据每个患儿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合适的相对型号的采血针。在穿刺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家属介绍采血流程的无菌性,在穿刺静脉采血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的相关流程,避免患儿出现感染现象[3]。

其次,加强语言交流。在儿童门诊静脉采血中,语言沟通是常用技巧。由于患儿的年龄偏小,对语言的敏感性较强,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用温柔的语气和患儿能够理解的语言与患儿交流。同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儿家属介绍患儿的静脉采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同时,在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用积极的态度。温柔的语言和和蔼的态度与患儿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并采用多种方式有效转移患儿的注意力,进而缓解患儿出现的不适感,改善患儿的负面情绪,使患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采血工作,提高患儿的积极性。针对晕血或晕针的患儿,护理人员要指导患儿,取其仰卧位进行积极采血。同时,在采血过程中,为患儿及患儿家属讲解采血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在了解患儿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帮助患儿有效转移注意力,降低患儿采血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感和不良反应。

再次,加强非语言沟通。护理人员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拉近护患间的关系,并鼓励患儿将自身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在采血时,可通过触摸患儿的面部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鼓励患儿积极配合[4]。在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始终保持面带微笑,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安抚患儿,并轻抚患儿头部,向患儿传递一定的安慰信息和关心信息。同时认真对比患儿各部位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和采血针,在采血结束后,要叮嘱患儿家属帮助患儿使用干棉球按压采血部位,按压时间至少为3~5min。注意按压时避免用手揉。此外,禁止热敷出血部位,注意采血处在采血后的2~3d内不要接触到污水,避免发生感染。

最后,娱乐沟通。娱乐沟通是投其所好的一种沟通方式,在采血前,与患儿一起娱乐。游戏。讲故事,准备一些患儿喜欢的贴纸,以此拉近护患距离,提高患儿配合度。采血时,每个患儿都设立单独的房间,以便患儿之间互不干扰。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情绪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患儿出现紧张。拒绝。恐惧等为负面情绪,患儿安静表示负面情绪改善良好。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百分号)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安静20例,安静率43。48百分号;对照组患儿安静的仅7例,安静率15。22百分号。观察组患儿负面情绪发生率56。52百分号,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78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859,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对患儿实施静脉采血的工作难度较大,一方面是因为患儿在心理上有本能的抗拒,另一方面是患儿家属常伴有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而上述两种原因均不利于静脉采血工作的顺利开展[5-7]。针对此种情况,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心理护理干预是以临床心理学原理和理论为指导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其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心理过程[8]。随着临床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心理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门诊患儿静脉采血过程中,患儿的年龄小,对采血存在一定的恐惧感和抵触心理,常表现出烦躁。抵触等行为,对穿刺成功率。静脉采血的准确性均造成了一定影响。通过对静脉采血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儿及患儿家属在心理上接受静脉采血,改善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配合采血工作的顺利实施[9-11]。此外,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均可能对患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产生抗拒情绪,影响静脉采血工作的顺利展开。因此,在实施静脉采血前,对患儿及家属实施必要的人性化关怀,可使其在心理层面上接受静脉采血。同时,可缓解患儿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和负面心理,更有利于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此外,通过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患儿承受的痛苦,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而提升整体的护理工作质量,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和现代化的护理原则,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负面情绪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12]。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静脉采血患儿心理干预。加强语言及非语言交流,可提高患儿对采血工作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采血工作,从而提高患儿门诊静脉采血成功率,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负面情绪的影响

上一篇:心理护理干预對门诊輸液患儿静脉輸液效果的影响分析【1914字】
下一篇:心理护理干预對降低分娩期疼痛的临床研究【3350字】

追踪法茬责任制整体护理...

追踪方法學茬静脉治疗护...

追踪方法學茬缺血性脑血...

追踪方法學茬护理质量评...

追踪方法學茬呼吸内科危...

追踪反馈护理對导尿管相...

转变观念实施手术室優质护理服务【1988字】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