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脑亚低温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对策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脑亚低温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4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均采用脑亚低温治疗的方法,对照组辅助常规护理,观察组辅助综合护理,分析综合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前后体论文网温变化。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温。肛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颅内压。脑水肿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脑亚低温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采用综合。有针对性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协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168
重型脑外伤是脑外伤引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情凶险,是高致残率。致死率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已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故临床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显得极为重要。脑亚低温治疗是重型脑外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降低脑部耗氧量,改善脑组织代谢,从而降低颅内压,为后续治疗提供保障[1]。但是全身的亚低温治疗会带来心血管系统。血液及免疫系统的伤害,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故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是临床探讨的一大课题。本研究探讨应用脑亚低温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脑外科治疗的4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37。5±7。5)岁,救治时间2~13h;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1。5±6。5)分,救治时间1~16h;所有患者均符合重型脑外伤诊断标准,经CT或MRI确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8分,排除其他器官损伤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其中,车祸伤23例,高处坠落伤7例,打击伤8例,其他原因伤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脑外伤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具体包括:①密切监测颅内压。颅脑严重损伤常导致颅内压升高,若不及时监测。治疗会引起脑疝危及患者生命;持续颅内压监测能准确及时的反映颅内压的动态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通过颅内压监护仪,将颅内压维持在(3。5±0。2)kPa,注意观察瞳孔情况,观察其形状。大小。对光反应情况以及眼球是否固定,并详细记录,一旦发生颅内压升高立即采取措施,给予脱水治疗,防止脑疝[2]。②生命体征监护。实时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数据,定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③体温。脑温的监测。采用亚低温仪监测全身体温,体温测量将温度传感器放于直肠内,脑温测量将温度传感器放于后鼻孔内。如体温持续下降,难以维持,则提示病情危重。预后较差[3]。
1。3观察指标①护理效果。包括治愈。中等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及死亡。②体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肛温及脑温。③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水肿。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温及脑温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脑温。肛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颅内压。脑水肿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重型脑外伤由于损伤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和各种损伤因子的作用持续存在,脑水肿。颅内高压及中枢性高热等发生率很高,所以脑亚低温治疗十分必要。通过降低脑耗氧量和全身代谢率,减慢脑血流,改善细胞膜通透性,从而增加脑。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防止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的发生,利于患者平稳度过创伤初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温。肛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颅内压。脑水肿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综合护理,使脑亚低温治疗的疗效显著提高,明显降低了患者致残。致死率,提高了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为后续的康复治疗提供了保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应用脑亚低温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