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纳入该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降压。吸氧。脱水。抗感染。营养神经论文网等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加强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死亡率。护患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死亡6例;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9例,比较满意15例,不满意6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无患者死亡,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12例,比较满意18例。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死亡率较低,护患满意率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加强预防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减少死亡率,并能增进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9(b)-0172-03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患者在长期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下造成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目前,随着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逐年递增,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手术治疗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案,在挽救患者生命。减少死亡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者极易并发肺栓塞而导致死亡。因此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应重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利于预后和转归[2]。该研究2011年9月―2013年8月期间探讨了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纳入该研究,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发生头痛。意识模糊等临床表现,入院后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本人或家属自愿接受手术治疗。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异常。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既往有脑血管疾病史。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因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颅脑肿瘤。外伤等引起的脑出血患者。

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共计3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3。25±10。68)岁;高血压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83±2。10)年;发病至就诊时间3~12h,平均时间(5。87±1。63)h;出血位置包括基底节20例。小脑3例。额叶4例。颞叶2例。枕叶1例。

实验组患者共计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3。82±10。36)岁;高血压病程2~14年,平均病程(7。76±2。15)年;发病至就诊时间2~14h,平均时间(5。92±1。58)h;出血位置包括基底节18例。小脑4例。额叶5例。颞叶1例。枕叶2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发病至就诊时间。出血位置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和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均给予降压。吸氧。脱水。抗感染。营养神经等常规综合治疗。

对照组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床单位整洁。术后保持卧床休息,抬高下肢,膝关节微屈曲位。遵医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3]。

实验组治疗期间加强预防性护理,术后及时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危害性和注意事项,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使其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肢体被动活动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性,教会家属如何正确帮助患者被动活动肢体。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尽量缓解或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在生命体征稳定48h后开始进行功能训练,首先练习床上翻身和变换体位。指导患者以健侧卧位为主,保持肢体处于良好的功能位。进行颈部。肩。肘。腕。指关节。髋。膝。踝关节被动活动。肌肉等长收缩。之后进行站立平衡。单腿站立。行走和上下楼梯等训练。活动时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5]。

严格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治疗,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监测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等指标。需进行静脉穿刺时首选静脉留置针,尽量避开下肢。使用化学刺激性大的药物时注意防止药液外渗,用药后及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发生静脉炎。指导患者保护好静脉留置针,避免发生脱出。静脉采血时尽量减少穿刺次数,避免在同一条静脉反复穿刺。密切观察患者下肢围度。颜色。皮肤温度。有无瘀斑。远端足背动脉搏动情况[6]。

如出现下肢肿胀症状时及时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局部湿敷硫酸镁,勿对患者进行热敷和按摩。经血管彩超或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及时行局部溶栓治疗,必要时下腔静脉滤网安置术,以防栓子脱落到其他部位而发生恶性并发症。避免活动。深呼吸。咳嗽。用力排便等剧烈动作而致栓子脱落。如患者出现血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大量出汗等异常症状时,考虑发生肺栓塞,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抢救的配合工作[7]。

对比两组患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死亡率。护患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性。

1。3评价指标

如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活动无耐力。皮温增高。肤色异常。足背肿胀等症状考虑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测量双下肢相应平面周径,相差0。8cm以上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8]。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百分号)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预后情况比较

2。2护患满意率比较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复杂。患者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或出现昏迷,术后初期需要卧床休息,肢体不能自主活动,从而导致下肢血流动力学异常,尤其在偏瘫侧肢体更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术后患者需要应用甘露醇等脱水以降低颅内压,吡拉西坦等改善脑代谢,抗生素预防感染,上述药物对血管刺激性较强,长时间使用可导致血管壁损伤,引起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大量释放,进而导致血小板发生黏附和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大量脱水剂应用后可造成血液中水分减少,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粘稠度增加。手术创伤还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促进凝血酶原激酶。血管收缩因子的释放,使机体的凝血系统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易发生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等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预防性护理对保障手术效果。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预防性护理首先应当重视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性,使其从思想上重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更好地配合护理操作。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促进下肢静脉血液运行和淋巴回流。护理操作时尽量避免损伤血管,有效地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适当应用抗凝药物,注意加强观察,以便及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恶性后果。

既往的大量研究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田莹等[10]研究发现经分析DVT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患肢瘫痪。血液高凝。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及血管内异物所致,脑出血下肢静脉血栓是由多因素促使形成的,合理预防,可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患者一旦确诊,采用抗血小板。抗凝及溶栓等措施治疗,可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研究中加强预防性护理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仅为3。33百分号。未发生死亡病例。常规护理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6。67。00百分号,死亡率为20。00百分号。加强预防性护理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者,这一结果提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加强预防性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加强预防性护理者护患满意率高达100。00百分号,明显高于常规护理者,这一结果提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加强预防性护理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加强预防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减少死亡率,并能增进护患关系。

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上一篇:预防性护理對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1827字】
下一篇:预防性护理干预茬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應用效果【2957字】

追踪法茬责任制整体护理...

追踪方法學茬静脉治疗护...

追踪方法學茬缺血性脑血...

追踪方法學茬护理质量评...

追踪方法學茬呼吸内科危...

追踪反馈护理對导尿管相...

转变观念实施手术室優质护理服务【1988字】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