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本章小结 19
5 具有连续接种且带隔离项的SEIQR传染病模型 19
5.1 引言 19
5.2 模型的建立 19
5.3 平衡点的存在性 20
5.4 无病平衡点的稳定性 22
5.5 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 23
5.6 对于模型的讨论 24
5.7 数值模拟 24
5.8 本章小结 26
结 论 28
致 谢 29
参考文献 ………30
1 绪论
1.1 传染病动态模型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
有关传染病传播的动态数学模型准确地说是始于20世纪,在1927的时候,Kermark和Mekendrick做出了奠基性的成果,他们利用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传染病的SIR模型(即KM模型),自此以后便揭开了传染病数学建模研究的篇章。他们将总人口分为易感染者,患病者和复原者三类,利用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传染病模型,同时研究了疾病的传染规律和流行趋势,并且提出了阀值理论来预测疾病传播与否,如果种群中的易感染者数量高于阀值,则疾病将继续存在,反之低于阀值,疾病将趋于灭绝,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要防止疾病的蔓延,只需要将易感人者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中就行了。此后,在他们提出阀值理论之后,其中一个重要的阀值参数便被提了出来,那便是基本再生数,它的意思是指在发病初期,当种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是易感者的时,在一个平均患病期内一个患病者所传染的易感者的数量。在这个领域中,很多学者都有着一个共识,在判断传染病流行与否,基本再生数是一个很重要的阀值参数。所以,很多研究传染病的模型学者都在致力于寻找基本再生数的工作。文献综述
在KM模型被提出之后,不断有新的传染病模型被提出,其中较为简单的便有SIS,SIR模型,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SIS和SIR模型:
对于SIS而言,在KM模型基础上做了患病者痊愈之后依然能够被重新传染的假设,它的图解形式如下:
其中沿用KM模型将考虑对象分为易感者和患病者,易感者,其数量记为 ;患病者,其数量记为 。
对于建立SIS模型有以下几个假设:
(1)感染者I与易感者S的所有个体在人群中是均匀分布的。
(2)因为人群的数量N足够大,所以就只考虑传染过程的平均效应。
(3)易感者感病的可能性与他接触患病者的机会成正比。
(4)传染病的传染率k为常数。
(5)不考虑出生于死亡的过程和人群的迁入与迁出。
(6)感染者以固定的比率h痊愈,而重新成为易感者。
而对于SIR模型而言,将总人口分为以下三类:易感者,其数量记为 ;患病者,其数量记为 ;移出者,其数量记为 ,表示t时刻已从患病者中移出的人数。设总人口为 ,则有 。
它的图解形式如下:
SIR模型的建立基于以下三个假设:
(1) 不考虑人口的出生、流动、死亡等自然因素。人口总数始终保持一个常数,即 。
(2) 患病者只要与易感者接触就必然具有一定的传染力。假定t时刻单位时间内,一个患病者能传染的易感者数量与此种群内易感者总数 成正比,其中 为其比例系数,因此在t时刻单位时间内被所有患病者传染的人数为 。 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