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民族精神(3)

时间:2016-11-17 19:46来源:毕业论文
(一)对自然的抗争 远古时期,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对生存的期盼激发了先民们不断进取和抗争的精神。漫长的黑夜和寒冷给先民们的生存带来严峻的挑


   (一)对自然的抗争
远古时期,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对生存的期盼激发了先民们不断进取和抗争的精神。漫长的黑夜和寒冷给先民们的生存带来严峻的挑战,为了追求光明和温暖,战胜黑暗和寒冷所带来的威胁,便有了著名的“夸父追日”的神话。夸父不顾自己的平凡与弱小,为寻求光明而奋起直追,与日逐走,最终虽“未至,道渴而死”,但仍“弃其杖,化为邓林”以造福后世。其勇于探索自然的豪迈之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力拼搏的勇气以及对信念和光明的不懈追求,折射出先民们面对恶劣自然环境时顽强斗争的意志。正是这种不懈抗争的精神和意志,使先民们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走过险恶而艰难的年代。
精卫填海是另一个反映原始时期的人们勇于与自然抗争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北山经》云:“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上古时期,居住在海边以打鱼为生的人们,其生命财产时常受到大海所带来的灾难的威胁,为了战胜来自大海的自然灾害,便有了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精卫以自己微弱的力量立志填平波涛汹涌的茫茫大海。“这种以顽强的生命力,面对着难以征服的自然而勇于拼搏的精神,是何等的悲壮! 精卫的举动看似徒劳无益,然而其坚韧不拔的气概比沧海还要浩大,人类对她顽强不屈的品格和衔木 填海的信念,寄予了极大的热望和赞颂。”[5]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中赞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其对精卫以微弱之力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的赞美之情跃然纸上。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均以神话故事的形式曲折地反映了在原始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初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同大自然展开殊死的斗争。正是在同恶劣环境的对峙中,上古时期的人们以其原始的思文方式,塑造了不惧艰险的各种具有抗争意识的神话形象。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和歌颂了先民们不畏艰险、勇于奋斗、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伟大抗争精神。而这种抗争精神也深刻地融入到了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对命运的抗争
中国上古神话也反映出了远古先民对待苦难命运的顽强抗争精神。原始社会险恶的生存环境激发了人们强烈的反抗精神,这种反抗精神本身也包含了对苦难和悲剧命运的抗争。《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6]刑天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流传下来的不惧强暴,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刑天不惧付出生命的代价,顽强地反抗天帝,即使斗争失败,被天帝“断其首”,仍百折不挠,“操干戚以舞”,继续与天帝对抗,丝毫没有失败者的悲哀。所以陶潜在《读〈山海经〉》诗写到:“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正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才使得原始时期的人们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而不断走向光明。其中蕴含在神话中的抗争精神为后世所继承并成为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渊源。
愚公移山的故事记载于《列子•汤问》,讲述了年逾古稀的愚公为了改变家族及子孙后代的命运,不惧困难艰险率领家人邻里搬移太行、王屋二山,将门前的山路变坦途的故事。“愚公移山”的故事实质上反映了原始时期的先民们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为了改善生活、改变命运而不断改造自然的辛勤努力。这则看似简单的故事,却传达出了弱小人类不惧艰辛,持之以恒的精神毅力,也体现了先民们不屈服于自然,不屈服于命运,不畏艰险,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造自然,改变命运的抗争精神。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民族精神(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0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