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风格的不同理解
古代人对艺术风格有着自己的理解,早在曹丕《典论•论文》中就可以寻觅到它的踪迹,例如: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 不可力强而致。这里的“气之清”与“气之浊”便是指文学的风格。像我国古代文论如《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也都显示出对艺术风格较强概括性。尤其是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可谓一部艺术概论,其中,雄浑、冲淡、高古、典雅等,显示出了极强的对艺术风格的大块面概括划分。
当代人对艺术风格也有着自己的体会,就是在今天,还有着众多学者各种不同见解。例如,王传斌将文学艺术风格概括为:作家个性、审美观、艺术趣、创作才能的高度统一,并把中国四五十年代的小说划分为五种类型;王朝闻将艺术风格概括为:文艺创作的所谓风格, 正如说人有风度一样, 是事物的内在精神和它的外貌特征相统—的表现, 是艺术形象的一种可以直接感知的外在特征……在此众多的论述中,笔者是比较赞同吴功正先生的观点:文学风格是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显示出来的艺术特点综合体, 它决不是以单一的个别因素能体现出来的。这也就是说文学的艺术风格包括两方面——内容与形式,但它却又不是这两个方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有意的组合。当我们谈到某作家的艺术风格时,不仅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同时还要兼顾它们所产生的意,以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风格,还有这种风格产生的现实意义。笔者据此来对汪曾祺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进行简单的论述,以期对汪曾祺的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有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把握。
(二)汪曾祺的短篇小说
被称誉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之王”的汪曾祺,是在一个充满了自由思想和民主精神的环境里成长、成熟起来的。其短篇小说文体意识的萌芽、舒枝展叶以及开花结果,与他在西南联大的几年大学生活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汪曾祺于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他所就读的中国文学系,先后做过系主任的就有朱自清、罗常培、闻一多、杨振声、罗庸。除二罗是语言学家外,其余三位都是对中国新文学发展产生过极大影响的作家和诗人。当时的教授中有钱钟书、陈梦家、李广田、冯至、卞之琳、沈从文等。作为沈从文的高足,汪曾祺在一开始的创作中便秉承了京派作家“优雅冲淡,关注人情”的气质和韵。在小说集《矮纸集•代跋》中,他说看书的艺术追求是“一种顺乎自然,超功利的潇洒的人生态度”,他所崇尚的是“生活情趣、淡泊名利、人情美”这三大艺术主题。因此,他的文学创作从不标榜模范人物,也不歌功颂德。不过就其整体艺术成就来说,其在文学史上更为卓著的贡献,则是在继承了沈从文“冲淡而情深”的艺术创作内涵和风格的同时,延续并发展了其独到而深邃的短篇小说文体意识:将短篇小说“诗化”、“散文化”、“戏剧化”、“风景化”和“雅化”。正如他所认为,短篇小说要与艺术接近才可获得新的发展。20955
汪曾祺还认为,短篇小说应该是“没有写出的比写出来的要多得多”,以便于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在这里,他也把中国画的留白手法运用到了短篇小说的创作中,突出了空白处的叙事和结构功能。绘画元素的掺入,使他的小说充满了画意。汪曾祺的短篇创作也确如他所希望的那样,如散文似的潇洒自如,又如诗一般渗透着“东方式的澄澈的思索”。读其小说,掩卷回,会感觉是一首首优美的散文诗,或者是一幅幅素雅的天上人间图。对于汪曾祺来说,西南联大那“宽容、坦荡、率真”的学术风气很合自己的性情。“联大教授讲课从来无人干涉,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像《受戒》《大淖记事》等都是这样创作出来的名篇。 汪曾祺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探讨(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