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幼儿园开展國學经典诵读探讨【2656字】

时间:2023-03-08 13:00来源:毕业论文
幼儿园开展國學经典诵读探讨【2656字】

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探讨

一。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的现状

近几年,相继出现了一些有关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策略性研究的论文及研究报告,一方


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探讨

一。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的现状

近几年,相继出现了一些有关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策略性研究的论文及研究报告,一方面肯定了在幼儿阶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认为死记硬背的方法,违反了现代教育科学理论。鉴于此,幼儿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时,既要积极论文网剔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又要对其诵读方法有很好地把握。但在实践教学中,幼儿诵读经典在整体上并未引起太多的重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国城乡之间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活动,但是收效甚微。笔者曾在西安市的小学及幼儿园做过详细的调查,对经典诵读较为重视的是本市的几个重点小学,利用课余时间,教师要求学生背诵了论语。百家姓。三字经。笠翁对韵。弟子规。声律启蒙等国学经典,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绝大多数幼儿园中,对经典的诵读相对较为缺失,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科学研究证明,孩子13岁以前是记忆力的最好时期,也是语言文化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道德观念。人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无疑是最佳的。并且人们还通过各种方法增强孩子的记忆力训练,诸如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通过鼓励增强记忆信心。在游戏中训练记忆力。在兴趣中促进记忆力,而国学经典诵读即是一种一劳永逸最为有效的训练方式。

在幼儿启蒙教育阶段,重视国学经典诵读,使幼儿自小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和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思想积淀,对于幼儿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有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总的来说,现如今对于国学经典的诵读个别小学实施得比较好,而绝大多数幼儿园就缺失得多,这将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极大损失,希望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

要在幼儿阶段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必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认识到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的积极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智慧的结晶。张瑞敏曾说:孔子教我做人,老子教我做事,孙子教我赚钱“。老庄的达观,屈原杜甫的忧国忧民,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于乡里小儿“的高洁人格,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己任……这些都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精神瑰宝。再如,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除了具有高度的史学文学价值之外,在为人处事方面也给当今的人们以很大的启发:褒贬善恶,歌颂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这里有爱国精神。忧民精神。奋发有为的精神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包括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以及四书。五经等等,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态度,使幼儿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使其道德。文化修养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民国时期,之所以出现了许多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与他们从小形成的国学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当然,这也是经典诵读的必然有效的结果。古人一向就比较注重国学经典诵读,从秦汉时期到清朝末年,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就是熟读精思,口诵心惟,那么唯一的课程就是国学经典。古人尤其注重四书。五经的学习,比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总称为四书,据说它们分别出自于曾参。子思。孔子。孟子之手,合称为四子书。南宋著名儒学大师朱熹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与此同时,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也是符合党的十八大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核心价值向传统文化回归的宗旨。

当今社会,许多与国学经典诵读有关的研究报告。教学计划,往往强调的是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经典诵读习惯,而忽视了幼儿阶段,其实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是非常必要的。诵读“,顾名思义即为朗读和背诵,而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古人写诗作文,往往注重音律和谐,注重对仗对偶,讲究平仄相间,要求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追求读起来琅琅上口,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文言文骈散结合自不待言,诗词曲赋更是精美绝伦了。而幼儿又是记忆力一心多用“的关键时刻,在长期的培养中,熟读成诵,这样才能从最初的不求甚解“到日后的慢慢体会文本的内涵,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学习。另外相对于孩子的中小学阶段,幼儿阶段学习的压力相对较小,可以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播放一些国学经典篇目,日积月累,效果自然是相当明显的。

三。幼儿国学经典诵读切实可行之方法

清代散文家刘大??在论文偶记中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记忆力的强化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增强。幼儿人格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亦应有切实可行之方法:

1。熟读熟诵。持之以恒

经典诵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坚持,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都强调了熟读熟诵的重要性。

2。营造环境。激发兴趣

在家中,可以通过播放CD,播放背景音乐,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环境;父母也可以同幼儿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互相学习,或同幼儿一起观看一些有关国学经典的综艺节目,提高幼儿诵读的积极性;同样,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竞赛,通过比赛,从而激发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据研究证明,幼儿的学习能力一直处于一种变化过程中,从出生的一心多用“到长大后的一心一用“,这个过程是一个衰退的过程。家长和幼儿园应该抓住幼儿这个特点,诸如,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播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录音,使幼儿一心百用“,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育目的。

3。积极探索。提炼方法

可以尝试使用重点词记忆法,通过多次熟读,达到背诵的效果。苏轼当年自创了八面受敌读书法“,比如读西游记,先是围绕着唐僧西天取经去读,再围绕孙悟空降妖除魔去读等等,这样一本书通过不同的角度被当作几本书来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在幼儿阶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幼儿良好道德品德的培养,高尚人格素养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探讨

幼儿园开展國學经典诵读探讨【2656字】: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4615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