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刘恒小说创作论苦难书写人性救赎(3)

时间:2023-07-12 22:01来源:毕业论文
二、病态的性欲《伏羲伏羲》 性本能的压抑,最终将导致人格独立、完善的失败和人格结构的严重失调。在《伏羲伏羲》这个家庭乱伦故事中,刘恒将人

二、病态的性欲——《伏羲伏羲》

    性本能的压抑,最终将导致人格独立、完善的失败和人格结构的严重失调。在《伏羲伏羲》这个家庭乱伦故事中,刘恒将人的情欲和爱情分割开来,揭示给我们的是无可遁逃的情欲和伦理冲突之后产生的矛盾。我们可以看到杨天青这一悲剧性人物的心理对手并不是别人,正是传统文化积淀和该文化土壤、社会环境下孕育出来的伦理道德意识,这是传统道德礼教对人性的摧残、人格结构的扭曲以及对生命的戕害。

小说中杨金山扭曲的性生活,杨天青和菊豆遭到禁忌压迫的生命欲求,都是刘恒所创造的人性的悲剧。在杨金山眼中,菊豆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无所谓人的权力和地位。杨金山希望通过菊豆能够给他生个儿子,继承杨氏血脉。然而,性无能让这一愿望最终破灭,原始性本能使杨金山成为了生理上的不正常者,更使他的心理产生了扭曲,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成为了他对菊豆施虐的理由。当他发现菊豆与天青的秘密时,瘫痪无力的身体已无法让他获得施虐的快感,甚至因瘫痪丧失了最基本的言语能力,他唯一能够做的便是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的笑容造成了菊豆、天青更加惶惶不安的生活,以及心理上的袭击。杨金山的行为是可悲的。他希望完成的伦理道德重任,不得不依靠人类的原始性欲进行。命运似乎捉弄着杨金山,让他丧失了性能力,他无力再承继家族血脉的同时又被伦理道德抛弃——他的儿子并非亲生。这双重打击使其沦为了可悲者和病态者。 

如果说杨金山是伦理道德坚定的守卫者,那么菊豆就是以一个逆来顺受的传统女性形象出现,生活的痛苦和无望使她奋起反抗,希望在杨天青身上找到希望和出路。在生存欲望的推动下,她从伦理道德的压迫者转变为反抗者。与二者不同,杨天青是一个在伦理道德和生存欲望之间摇摆不定的人物形象,他时而被伦理道德束缚,时而又迷失在欲望之中。文献综述

杨天青在迎亲路上对自己的婶子菊豆一见钟情,直接引发了内心的欲望,撞击杨天青的心,催发出他对种种与生俱来的神秘天性的感觉。于是,那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显得骚动不安的时期开始了。“他把婶子的身子当书读,最爱看的是婶子撅着屁股锄地的样子,时间长了,他便迫切地需要行动了。” 然而杨天青对菊豆的爱是在错位的人际关系中产生的,因而他必须受到各种传统规矩,也就是伦理道德的限制。同时又要经受内心强烈的道德感的反抗,杨天青只能压抑自己的性本能,只能将自己最强烈的本能转移到干活上。这之中可以看出杨天青内心两种意识的冲突,而他也时刻处在那种惶恐、痛苦和挣扎之中。然这种充满压抑的情形终将有爆发的一天,可爆发带来的不是酣畅淋漓的欲望的满足,而是陷入更黑暗的深渊。

弗洛伊德把“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协调当做是人完整心理的结构。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伊德是一种浑沌状态,一锅沸腾的激情。我们设想,伊德是某处与驱体过程产生直接接触的,从驱体过程中接受种种本能的需要,并使这些需求在心理上表现出来,……但是伊德既没有组织,也没有统一的意志,只有一种使本能需求按照快乐原则得到满足的冲动。” 人的原欲客观存在,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部分。而自我代表理性,服从外界的要求。遵从道德的约束,控制和压抑着本我的冲动。它主张克制,但不完全否定本能的需求,弗洛伊德从性的角度来思考人作为自然本体的存在,一直处于压抑状态中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超我是超出个人本身的存在,是人性中具有道德规范的一面,它以良知的形式严格支配着自我。 刘恒小说创作论苦难书写人性救赎(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8466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